[发明专利]从氨碱法生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得到的蒸馏废料中获取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783.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赛兰·伊斯梅尔;阿娜古丽·阿里;埃米尔·阿德南;拉提夫·喀亚汗·穆罕穆德;麻颉多维·艾丽莎;阿卡尔·凯米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马特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32 | 分类号: | C01F11/32;C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冷文燕 |
地址: | 土耳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碱法 生产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得到 蒸馏 废料 获取 氯化钙 氯化钠 方法 | ||
1.一种回收方法,包括:从用氨法生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得到的蒸馏废料中获取氯化钙和氯化钠,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并排放置的至少4个池子自然蒸发蒸馏废料的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氨碱法生产后获得的废料和清水:
i.将废料浆放入第一倾析器(10)中;
ii.通过第一泵(11)将从所述第一倾析器(10)相分离的清水,转移至中和柱(20);
iii.通过第二泵(13)将所述废料浆输送至第一过滤器(12),其中所述废料浆在所述第一倾析器(10)是另一个相,并将所述清水转移到所述中和柱(20),所述清水通过过滤固体废料泥浆产生;
iv.用二氧化碳气体对输送至所述中和柱(20)的所述清水进行处理;
v.通过第三泵(21)将降低至适合环境条件的pH值的清水放入第二倾析器(30);
vi.通过第五泵(32)将存在于清水中的固体废料浆输送至第二过滤器(33),以便在所述第二倾析器(30)处理后过滤所述废料浆;
vii.通过第四泵(31)将所述清水的上层输送至第一池(40),所述清水在所述第二倾析器(30)中相分离;
viii.通过第六泵(34)将所述第二过滤器(33)过滤的固体废料浆的清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池(40);
ix.将经所述第二过滤器(33)过滤后的固体废料浆转移至固体废料存储区(1)。
b)从清水中获得氯化钙和氯化钠:
x.将第1部分的清水排至第一池(40);
xi.通过在所述第一池(40)中自然蒸发,将存在于液体中的所有氯化钠沉淀到池底上,直到池中CaCl2浓度达到约45%;
xii.通过第八泵(42)和第九泵(43),检查所有氯化钠是否沉淀,以及将所述废料浆引导至所述第四池中(70);
xiii.通过第七泵,将所述第一池中的上层液体排入第二池(50)后,继续蒸发,所述上层液体为氯化钙溶液;
xiv.将保留在所述第一池(40)中的NaCl晶体,通过汽提机、收集器以及卡车运输至氯化钠最终产品存储区(80);
xv.通过在所述第二池(50)中蒸发含有氯化钙的溶液,获得CaCl2晶体,然后通过汽提机、收集器以及卡车将所述CaCl2晶体运送到氯化钙最终产品储存区(90);
xvi.如在开始时在所述第一池中一样,当所有的盐沉淀并且CaCl2浓度达到约45%时,检查所述第四池(70)的溶液浓度并将所述溶液排入到所述第一池中(40);
xvii.通过第十泵,将第四池(70)中的CaCl2溶液排入所述第三池(60)中,并在所述第三池(60)中蒸发所述CaCl2溶液,直到所述CaCl2晶体沉淀;
xviii.将所述第三池(60)和所述第四池(70)干燥后的氯化钙和氯化钠晶体转移到所述氯化钠最终产品储存区(80)和所述氯化钙最终产品储存区(90),并继续此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池子的宽度在8-10米之间,高度在1-2米之间,所述池子以粘土作为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废料浆在所述第一倾析器(10)中相分离的时间为6-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在步骤(iv)中,用40-45%的所述二氧化碳对所述清水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在步骤(iv)中,用所述二氧化碳处理所述清水15-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在步骤(v)中,经所述中和柱(20)处理后的所述清水的pH值在4到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中,在步骤(vi)中,存在于所述清水中的废料在所述第二倾析器(10)中的相分离时间为6-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马特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利马特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