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4917.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熊德林;陈国丞;常建伟;林铮;陈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G01R31/66 | 分类号: | G01R31/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贺小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测试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控制控制所述第一探针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探针与一个待测天线接触;并控制所述第二探针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探针分别与其余的每个所述待测天线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探针、第一探针接触的所述待测天线、第二探针、第二探针接触的所述待测天线形成天线测试回路;然后在每次形成所述天线测试回路时,检测所述天线测试回路是否为通路,得到每个所述待测天线的连接测试结果。本申请能够便捷且准确的检测电路板上的多个天线的连接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技术的逐渐普及,多进多出技术(multiple-inmultipleout,MIMO)的广泛应用,通信产品上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连接到同一个电路主板上的天线越来越多。天线数量的增多,在产线出现连接不良状况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前,在产线上检测天线连接是否正常的方法,通过万用表调档至0Ω蜂鸣器档位,表笔分别接触天线图案部分和射频微带传输线,如果万用表两端表笔在接触这两个地方后,万用表的蜂鸣器会响,则认为天线正常连接,如果不响,则表明天线未正常连接到电路主板上。但天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误判或漏测的现象。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测量天线是否正常连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准确、便捷的检测电路板上的多个天线连接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测试方法,所述天线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探针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探针与一个所述待测天线接触;
控制所述第二探针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探针分别与其余的每个所述待测天线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探针、第一探针接触的所述待测天线、第二探针、第二探针接触的所述待测天线形成天线测试回路;
在每次形成所述天线测试回路时,检测所述天线测试回路是否为通路,得到每个所述待测天线的连接测试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测试设备,所述天线测试设备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天线测试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天线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探针移动,以使该第一探针与一个待测天线接触;然后控制第二探针移动,以使该第二探针分别与其余的每个待测天线接触,使得该第一探针、第一探针接触的待测天线、第二探针、第二探针接触的待测天线形成天线测试回路;之后在每次形成天线测试回路时,检测该天线测试回路是否为通路,得到每个待测天线的连接测试结果。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移动以形成天线测试回路,并检测该天线测试回路是否为通路,能够便捷且准确的检测电路板上的多个天线的连接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测电路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测试设备检测待测电路板的一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注塑模具结构
- 下一篇: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