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5161.5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波;孙从征;杜光辉;丁一波;孙凯军;李玉磊;刘家伟;桑洪涛;吉早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宾宾 |
地址: | 261055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夹紧 调试 设备 | ||
发明适用于钢管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道夹紧调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和夹紧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件,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包括固定盘、主动轮、从动块和夹持件,固定盘上具有容纳从动块移动的移动槽,从动块一侧设有与主动轮相匹配的齿轮结构,夹持件上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凸起;第二夹紧装置包括外壳、调节装置和移动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装置、齿轮组和调节杆,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移动装置包括主动件、从动件和限位件。借此,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对不同口径管道的夹持,保证管道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夹紧调试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管道在对流体或气体进行输送时,对于较长管道输送,需要将多个管道进行焊接,以此来实现长距离的输送。现有技术在对管道焊接时,一般采用支撑装置对管道进行支撑,同时支撑装置上设有气缸升降,利用气缸的升降对待焊接管道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两个管道端口相吻合对接,便于进行焊接。由于待焊接管道是利用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对接不精准,两对接管道容易出现焊接偏差,进而影响焊接质量,同时,管道属于固定支撑,在对进行圆周焊接时,需要人工躺在待焊接管道底部进行焊接,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夹紧调试设备,其可以针对不同口径管道进行有效夹持,进而保证管道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夹紧调试设备,包括支撑装置和对称设置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位于支撑装置上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升降件,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固定盘、主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的若干从动块和位于从动块上的夹持件,所述固定盘上具有容纳从动块移动的移动槽,且所述从动块通过移动轴连接固定盘,所述从动块一侧设有与主动轮相匹配的齿轮结构,且所述从动块上设有倾斜的滑槽,所述夹持件上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凸起,且所述夹持件上套接有限位座,所述夹持件具有弧形端;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调节装置和位于调节装置一端的移动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装置、齿轮组和连接齿轮组的调节杆,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为L型,且通过固定杆连接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二齿轮组呈凹型设置,且凹型设置的第二齿轮组两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主动件、从动件和限位件,且所述主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从动件,所述限位件位于主动件和从动件之间,且相互抵接,所述从动件上设有两个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内分别安装有连接件和传送件,所述传送件套接在连接槽和辊轮上,所述辊轮和从动件均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调节杆。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所述升降件为升降气缸或升降油缸,且所述升降件设有对称的两个,分别位于夹紧装置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齿轮,所述外壳上设有导向杆和外齿轮结构,且所述外齿轮结构与旋转齿轮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所述旋转齿轮位于弧形限位板内,所述外壳为圆形,且所述弧形限位板直径大于外壳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所述调节装置和移动装置安装有三个,且呈圆周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管道夹紧调试设备,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并列安装,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且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固定杆连接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同步杆连接第二齿轮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边缘网关的物联网感知节点认证方法
- 下一篇:多口径管道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