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5227.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6K9/00;G06T5/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工人 着装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地监测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接收建筑工地采集的实时场景图像,对采集的实时场景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对质量评价不合格或夜间的实时场景图像进行图像修复及增强,获得质量评价合格的实时场景图像;对质量修复过后采集的建筑工地实时场景图像进行施工人员及其着装实时检测,在实时场景图像上标注出施工人员位置;将经检测后的实时场景图像传输至移动设备,并做是否报警处理。本发明提高施工人员高度安全管理水平;一旦发现施工人员,自动识别该施工人员的着装,分析其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并微信推送给运维管理人员,可以极大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地监测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点。目前,所有的施工单位均严格要求施工、监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佩戴安全帽及反光背心,目的是起到安全防护及快速识别及救援的目的。目前远距离电能传输主要采用架空输电线路,承担巨大的电能输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电网的稳定密切相关,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大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施工作业不断,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为身体舒适性等原因逃避佩戴安全帽及反光背心,擅自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运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运维过程中,建筑工地均采取雇佣监测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人工安全监测,但是由于人力视野的局限性及疲劳性,尤其是夜间施工时,人类视觉的局限性,无法做到24小时的安全监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无法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监控,可靠性低,实时性差,性价比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运维过程中,建筑工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人工安全监测方法存在无法做到24小时的安全监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无法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监控,实时性差。
(2)已存在的AI监测装置夜间检测由于噪声影响造成可靠性低。
(3)现有用于建筑工地的安全帽检测的技术存在工作人员佩戴的安全帽有可能被建筑工地的配电设备遮挡住一部分,检测效果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1)现有技术在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着装检测上或者做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低,或者做到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快,在精度和速度上无法做到兼得。在建筑工地这样一个需要实时检测巡检人员着装的场景中,开发一套精准检测巡检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又不失实时性系统是必要的。
(2)在开发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着装实时检测装置时,会遇到夜间场景检测,而目前主流的方法是为模型添加更多的噪声来增强其鲁棒性,然而噪声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不能完全解决夜间精确检测的需求。
(3)图片中的安全帽存在遮挡、运动模糊等问题时会发生严重的漏检,在模型的损失函数设计时如何将遮挡问题考虑进去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发明在建筑工地光照不足、光照不均匀以及着装部分遮挡等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检测精度,走出了现有技术在安全帽检测上存在的精度和速度的两难困境,能够及时对未规范着装并进行巡检的工作人员进行警告离开,充分保证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所述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步,接收建筑工地采集的实时场景图像,对采集的实时场景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对质量评价不合格或夜间的实时场景图像进行图像修复及增强,获得质量评价合格的实时场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