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无功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015.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赫卫国;徐晓春;叶荣波;华光辉;周昶;刘海璇;吴晓飞;黄晓剑;刘皓明;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无功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配电网无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电网的原始数据;
根据所述原始数据,计算配电网中各节点间的电气距离,所述节点包括负荷节点和无功源;
将所述电气距离输入预先建立的分区模型,得到配电网的最优分区方案;
基于所述最优分区方案,将所述电气距离输入预先建立的主导节点选择模型,得到各分区中的主导节点;
对各分区内主导节点电压进行监测,判断是否有电压越限,并对电压越限的主导节点进行分区内无功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模型的建立,包括:以最小化区域无功平衡冗余度、区域内耦合度和区域外耦合度为目标,并分别根据无功平衡冗余度、区域内耦合度和区域外耦合度的重要程度,确定无功平衡冗余度、区域内耦合度和区域外耦合度的权重,建立分区模型;
所述主导节点选择模型的建立,包括:以最小化可观性指标和可控性指标为目标,并分别根据主导节点可观性和可控性重要程度,确定可观性指标和可控性指标的权重,建立主导节点选择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模型如下式所示:
min
其中,min F1表示分区模型的目标函数;表示区域无功平衡冗余度,α1表示的权重;表示区域内耦合度,α2表示的权重,表示区域外耦合度,α3表示的权重;
式中,区域无功平衡冗余度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K表示分区后的区域总个数;表示区域k内第ik个可用无功源的无功上限;表示区域k内第jk个无功负荷;Gk表示区域k内无功源的个数,Lk表示区域k内负荷节点个数;uk和lk分别均为中间变量;
uk的计算式如下:
lk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为区域k当前运行状态下中枢节点的电压优化设定值;表示区域k运行在可行无功上限时中枢节点的电压值,表示区域k运行在可行无功下限时中枢节点的电压值;
区域内耦合度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DLL表示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子矩阵;DLL基于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得到;i和j分别表示节点编号;
区域外耦合度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DGL表示无功源与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子矩阵;DGL基于无功源与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得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节点选择模型的计算式如下:
min F2=β1·ωOi+β2·ωCi
式中,min F2表示主导节点选择模型的目标函数;ωOi表示节点i的可观性指标,β1表示的ωOi权重;ωCi表示节点i的可控性指标,β2表示ωCi的权重;i和j分别表示节点编号;
节点i的可观性指标ωOi的计算式如下:
节点i的可控性指标ωCi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Gk表示区域k内无功源的个数,Lk表示区域k内负荷节点个数;DLL表示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子矩阵,DLL基于负荷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得到;DLG表示负荷节点与无功源之间的电气距离子矩阵;DLG基于负荷节点与无功源之间的电气距离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0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推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拮抗NOD1/2受体信号通路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