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溶出型长效抗菌防护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162.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军;龚胜;银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华凯明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1/83;D06M13/463;D06M13/513;B32B5/02;B32B5/26;B32B33/00;A41D13/11;A41D31/14;A41D31/30;B22F1/00;B22F9/2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溶出型 长效 抗菌 防护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非溶出型长效抗菌防护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抗菌液均匀喷洒在无纺布上或者将无纺布浸泡于抗菌液中,经过有机硅分子聚合,增强无纺布纤维与抗菌活性物质的结合力,通过高温定型,将季铵盐与纳米银抗菌活性物质定向负载在无纺布表面,制成抗菌防护无纺布;所述抗菌液包括纳米银凝胶、季铵盐、有机硅、助剂和水;所述助剂为丙二醇;所述有机硅为如下任意两种以上单体:
A、二甲基二氯硅烷;
B、苯基氯硅烷;
C、三甲基氯硅烷;
所述抗菌液的配方包括:
纳米银凝胶:以银浓度计,质量浓度0.001~0.02%
季铵盐:质量浓度3~8%
有机硅:质量浓度8-12%
助剂:质量浓度2-5%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为如下任意两种以上:
A、氯型季铵盐:由单链或双链C8~C18的脂肪链组成的氯化季铵盐及由松宁基、二甲基、苄基组成的氯化苄铵松宁;
B、溴型季铵盐:由单链或双链C8~C18的脂肪链组成的溴化季铵盐;
C、有机季铵盐: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凝胶的制备方法为:以硝酸银为主要反应物,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以乙二醇(EG)和水为溶剂,还原剂葡萄糖或维生素C任意一种,在通氮气保护条件,采用冷凝水回流,反应温度150~180℃,制得纳米银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银浓度为0.01~ 0.03mol/L,硝酸银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凝胶中,银浓度为1~4mg/mL,粒径20~4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液的用量以防护无纺布增重80%~100%计,所述抗菌防护无纺布的制备:
将无纺布浸泡于抗菌液中,依次经脱水,在80~110℃下有机硅单体与无纺布纤维、抗菌物质进行分子键合,在140-160℃下抗菌层定型,制得抗菌防护无纺布;
或者将抗菌液均匀喷洒在无纺布上,在110~120℃有机硅单体与无纺布纤维、抗菌物质进行分子键合,在140-160℃下抗菌层定型,制备成抗菌防护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制备口罩的无纺布,至少3层,内层为亲水层,中间层为熔喷布,外层为疏水层,抗菌液的用量为30-40g/m2无纺布。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非溶出型长效抗菌防护无纺布。
9.权利要求8所述非溶出型长效抗菌防护无纺布在制备防护口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华凯明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华凯明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1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