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170.6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穆德魁;刘卓;何启文;廖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D3/10 | 分类号: | B24D3/10;B24D18/00;B22F1/00;B22F3/10;B22F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孙振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径 金刚石 磨具 表面 去除 方法 及其 制造 | ||
1.一种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所述大粒径金刚石磨具包括具有金刚石颗粒的磨削面,所述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用砂纸打磨所述磨削面,去除所述磨削面表面的氧化膜,将所述大粒径金刚石磨具放入超声清洗机中并采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液作为清洗剂进行清洗所述大粒径金刚石磨具,去除所述磨削面表面和所述磨削面上的所述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油污,将所述金刚石磨具晾干;
第二步:选取Sn粉末和Cr粉末的混合粉末,Sn粉末和Cr粉末的颗粒大小均为50目至300目,所述混合粉末中Cr的含量小于10wt.%,再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乙醇,而后将所述混合粉末用机械混合的方式进一步的混合,机械混合的时间大于1.5h,使得Sn粉末和Cr粉末充分混合,Sn粉末和Cr粉末混合后放入烘箱中以40℃-70℃热烘1h-5h,直至烘干,得到Sn-Cr活性合金粉末;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得的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均匀的铺撒在第一步中晾干后的所述金刚石磨具的所述磨削面上,使得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覆盖所述金刚石颗粒,将多余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去除,再用钢板压平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令所述金刚石颗粒完全被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包裹,同时所述磨削面表面的所述Sn-Cr活性合金粉末的厚度不超过1mm,得到待加热磨具;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得到的所述待加热磨具放入高真空环境的管式炉中加热,加热过程中所述管式炉中的温度为850℃-1000℃,加热时间为20min-35min,所述待加热磨具加热后在所述管式炉中随炉冷却,冷却后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了由Sn-Cr合金和Cr的碳化物构成的反应层,得到待磨削磨具;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得到的待磨削磨具装夹在锯切机中,并用WC砂轮以100r/min-200r/min的转速磨削所述磨削面,去除所述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所述反应层,直至所述金刚石颗粒露出,从而完成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混合粉末中Cr的含量为9wt.%,Sn粉末和Cr粉末的颗粒大小均为200目,机械混合的时间为2h,所述混合粉末机械混合后在所述烘箱中的热烘温度为58℃,热烘时间为2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管式炉中的加热温度为900℃,加热时间为30min,加热过程中的真空度小于5×10-3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径金刚石磨具的磨粒表面微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WC砂轮磨削时的转速为1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1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