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336.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生;蒋楠;周家文;庄海龙;李海波;周强;范维;叶劲松;马国师;邵海峰;赵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激光 扫描 开挖 体表 面卸荷 损伤 评价 方法 | ||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对岩体进行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
S2:按照曲率提取三维模型中的波谷特征线;
S3:统计对应波谷特征线的总长度,利用卸荷完整度公式:计算岩体卸荷损伤状态;
其中,IU为卸荷损伤度,其范围为0-1,表示卸荷破坏后岩体的损伤程度,IU=0表示岩体无卸荷破坏,IU=1表示岩体已完全发生卸荷破坏,卸荷损伤度从侧面反应岩体受损伤后强度的降低程度;LU为卸荷裂隙长度,卸荷裂隙长度随卸荷破坏过程增加,可通过统计卸荷裂隙线总长度获得;L为岩体完全发生卸荷破坏时的卸荷裂隙线总长,其值可综合岩体结构面与已有卸荷裂隙的的发育状况综合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开挖岩体进行多次扫描,以收集开挖面的点云数据;
S12:对收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点云数据整体精度;
S13: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建模,以生成开挖面的三维模型;
S14:对三维模型进行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三维模型整体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具体为:按照施工进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开挖岩体进行多次扫描,并收集开挖面的点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具体为:利用专业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降噪、去除非地面点等预处理程序,以提高点云数据整体精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具体为:利用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使用专业软件中的Delaunay三角网法进行三维建模,以生成开挖面的三维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具体为:对三维模型进行降噪、补孔、去除流型、删除钉状物等预处理程序,以提高三维模型整体精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开挖岩体表面卸荷损伤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谷特征线为卸荷裂隙线,所述步骤S3为:统计卸荷裂隙线的总长度,利用卸荷完整度公式:计算岩体卸荷损伤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3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向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