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390.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群;屈潇赛;潘国元;张杨;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02;B01D71/56;B01D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鲜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底层、中间的多孔支撑层和表层的活性分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分离层为通过将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与含有5-(二甲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和多元酰氯的有机相进行界面聚合而形成的聚酰胺活性分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支撑层的聚合物膜为聚砜、聚醚砜、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膜。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底层的一个表面上制备多孔支撑层;
(2)在所述多孔支撑层的另一个表面上通过将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与含有5-(二甲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和多元酰氯的有机相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酰胺活性分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在所述底层的一个表面涂覆支撑层聚合物溶液,经过相转化得到所述多孔支撑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多元胺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1,3,5-三氨基苯、1,2,4-三氨基苯、3,5-二氨基苯甲酸、2,4-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苯甲醚、阿米酚、苯二甲基二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多元酰氯为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均苯三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中,多元胺的浓度为0.5~10w/v%,优选为1.5~3w/v%;和/或,
所述含有5-(二甲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和多元酰氯的有机相中,所述多元酰氯的浓度为0.05~1w/v%,优选为0.1~0.5w/v%;5-(二甲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的浓度为0.01~0.2w/v%,优选为0.01~0.1w/v%。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将所述多孔支撑层依次与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以及含有5-(二甲氨基)-2-甲基-5-氧代戊酸甲酯和多元酰氯的有机相接触,然后进行热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支撑层与水相或有机相的接触时间为30~60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120℃,时间为1~5分钟。
10.权利要求1~2之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反渗透膜或者权利要求3~9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3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