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767.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起春;尚蕴志;崔金龙;吴爱彬;刘元治;赵永强;刘建康;赵洋;周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制动 分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及系统。制动力分配方法包括将制动强度划分为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一区间时,根据电机效率分配方案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二区间时,根据电机效率分配方案以及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三区间时,根据制动力分配曲线以及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分配系数,根据分配系数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制动力。本发明提出的制动力分配方法根据制动强度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分配策略,综合考虑前后轴整体效率以及制动舒适性,并结合ECE法规来确定前后轴电机的分配比例,使得对再生制动力分配时充分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动能可以加以回收利用,车辆配置不同,回收形式也不同,前驱车辆再生制动力仅施加在前轮,极限工况(强减速且低附着路况)下,由于再生制动力大会出现前轮抱死情况,此时车辆丧失转向能力,但车辆仍然可以保持稳定。前后轴四驱车辆再生制动力可同时施加在前后车轮上,由于不同车辆附着系数存在差异,因此当后轮再生制动力大于前轮制动力时,存在后轮比前轮更早抱死而造成车辆失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基于附着系数的优化,完善汽车前后轴之间制动力的分配,但该类方法容易受到路面状况、载荷工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很好的满足车辆实际运行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及系统,综合考虑前后轴整体效率、制动舒适性等因素,在充分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再生制动力的最优分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包括将制动强度划分为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
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一区间时,根据电机效率分配方案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二区间时,根据所述电机效率分配方案以及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所述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三区间时,根据制动力分配曲线以及所述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所述分配系数,
根据所述分配系数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制动力。
进一步的,当根据所述分配系数计算的前轴电机的制动力超过所述前轴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时,对所述前轴电机进行前轴制动力协调。
进一步的,当根据所述分配系数计算的后轴电机的制动力超过所述后轴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时,对所述后轴电机进行后轴制动力协调。
进一步的,对所述前轴电机进行前轴制动力协调时,通过机械制动力补充所述前轴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与根据所述分配系数计算的前轴电机的制动力之间的差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根据制动强度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分配系数,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分配系数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制动力,
所述制动强度包括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一区间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电机效率分配方案计算前轴电机和后轴电机的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二区间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机效率分配方案以及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所述分配系数,当制动强度处于第三区间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制动力分配曲线以及所述电机效率分配限制法规计算所述分配系数。
进一步的,还包括前轴轮毂电机,所述前轴轮毂电机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后轴轮毂电机,所述后轴轮毂电机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电机和液压电机控制器,所述液压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电机和所述液压电机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