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组培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771.7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际红;邢世岩;桑亚林;王锦楠;国浩平;侯丽丽;王如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洲 黑杨鲁林 组培快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枝条进行水培,以萌发的新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于茎段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2)待外植体长出不定芽后,将其接种至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的继代增殖;(3)以不定芽继代增殖所产生的不定芽叶片为材料,接种到叶片再生不定芽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4)待不定芽长到2.5‑3.5cm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繁殖美洲黑杨鲁林1号,可以降低污染率,提高美洲黑杨的生物产量,并且具有很强的工厂化生产能力,可在短时间内为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遗传转化实验提供大量优质的实验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黑杨是杨属五大派之一,树高可达30m。椭圆形宽阔树冠。小枝近圆形,淡黄色。树皮呈现暗灰色,老时有沟裂。树叶有菱形、菱状卵圆形或者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少有截形,叶缘具有圆锯齿,无缘毛,叶柄近等于或稍长于叶片,侧扁,无毛。雄花序长约5-6cm,淡褐色苞片膜质,顶端有线条状的尖锐裂片,花药紫红色,子房卵圆形。硕果卵圆形,花期4-5月,果期6月。
黑杨抗寒,喜光,但对干旱和盐碱的耐受程度不高,能在冲积沙质土上生长良好。黑杨木材常用于制作家具和建筑;树皮可提取单宁,并可作黄色染料;芽可药用。黑杨也是杨树育种的优良亲本之一。
鲁林1号(PopulusבLulin-1’)是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姜岳忠等历时十余年,从美洲黑杨228-379优树上采集天然杂交种子选育而成,是以欧美杨107作为对照选育出的高产优质胶合板材和纸浆材新品种,为雌株。鲁林1号的一年生苗茎秆通直,茎表面有棱角和浅凹槽,未木质化的茎无毛,茎的中上部有较密的分布不均匀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皮孔,有少量分枝。叶芽呈现锥形,长0.6-0.7cm,褐色,贴近茎干。叶三角形,叶长与叶宽基本相等,叶基截形,叶端宽尖,腺体多为2个。大树干形圆满通直,树皮光滑,尖削度小,顶端优势明显,树冠阔卵形,分枝数量多,分布均匀,侧枝较细,冠幅较宽,叶小,数量多。
鲁林1号已通过山东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和国家林木新品种保护权审查。经过在鲁南、鲁中、鲁西和胶东西南部等地区引种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强、速生、易成活、抗病虫和干形优等优良性状,在鲁南、鲁中、鲁西和胶东西南部等地区生长良好,在比较干旱的造林地上也能适应,可望成为山东省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首选品种。
杨树扦插繁殖具有成苗周期长、受季节的影响大和生长条件不宜控制等缺点,在短时间内难以繁殖出生长状态统一的苗木。而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快速繁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短时间内能繁殖大量优良树种。尽管杨树的组织培养技术日趋成熟,但杨树组织培养效果的提高仍然受多个因子的影响。
美洲黑杨鲁林1号,作为北方地区主栽的速生杨树品种之一,目前还未有关于建立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报道。与其他杨树品种相比,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对于各个阶段的培养基,激素比例以及激素的浓度而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对各个因子的优化,才能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组培快繁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繁殖美洲黑杨鲁林1号,可以提高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生物产量。在短时间内为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遗传转化实验提供大量优质的实验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美洲黑杨鲁林1号的枝条进行水培,得到萌发的新茎段;以萌发的新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茎段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诱导茎段不定芽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