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链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830.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链条 | ||
本发明的密封链条具备:外链节,将销固定于一对外板的两端部;内链节,将套筒压入到被形成于一对内板的套筒孔,并将上述销嵌插至上述套筒,由此与上述外链节连结;以及密封环,对介于上述销与上述套筒之间的润滑油进行密封。上述外板的内侧面被形成为平坦面,上述内板的外侧面具有凹部,该凹部与上述套筒孔呈同心状,上述密封环被收纳于上述凹部,并且以在上述外板的内侧面与上述内板的外侧面之间存在的规定的空隙的方式被夹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子链条等链条,详细来说涉及将用于在销与套筒之间的滑动面保持润滑油的密封环夹持于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密封链条。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8所示,密封链条1构成为以滚子链作为基本构造,以使套筒7的两端部从内板6的外侧面6a突出一部分,包围该套筒突出部7a的方式将密封环11夹持于内板6与外板2之间,该滚子链通过将销3嵌插于套筒7并交替且无接头地连结外链节5和内链节10而构成,其中,外链节5构成为将销3压入至一对外板2的两端部且通过凿密等防脱地固定该销的两端,内链节10构成为将套筒7压入并固定于一对内板6的两端部且将滚子9松弛嵌入至内板6之间的套筒7。
上述密封链条1通过密封环11对封入至销3与套筒7之间的润滑油进行密封,使销3与套筒7之间的相对移动顺畅,从而长期地将密封链条1的弯曲维持为顺畅。此时,通过上述套筒突出部7a限定内板6与外板2的空隙,并限制夹持于两板6、2之间的密封环11的压缩余量,防止密封环11被过度地挤压变形而过早磨损,从而进一步防止破损。
但是,对于该密封链条1而言,密封环11被夹持于形成有平坦面的内板6的外侧面6a与同样形成有平坦面的外板2的内侧面2a之间,因此两板2、6的空隙扩大,与之相对地一对外板2、2的间隔扩大,被固定于该外板的销3的弯矩变大。其结果,虽然在图8强调性地示出,但以销3弹性弯曲变形,并且外板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进行弹性挠曲变形的情况反复发生,因降低链条的疲劳强度,并且销3会从外板2脱落等而导致链条的拉伸强度也存在降低的趋势。
并且,由于外板2向外侧扩展,所以在外板2的长边方向外侧,密封环11被咬入套筒突出部7a与外板2的内侧面2a之间,另外在外板2的长边方向内侧,密封环11被过度地挤压变形等导致密封环的压缩余量不稳定,并且对密封环作用不自然的力,对正确的密封功能带来障碍。由此,妨碍密封链条的顺畅的工作,并且可能会缩短密封链条的寿命。
此外,对于上述套筒7而言,通过将板状部件卷绕成型来形成,或切削圆棒材料来形成,或者切断管体材料来形成。因此,有时由于套筒,特别是其端面的精度不高,而导致由套筒突出部7a的端面使密封环损伤。
以往,如日本特开2018-179121号公报所示,提出一种在外板的内表面侧形成与销孔同心状的凹部,在外表面侧形成凸部,将套筒突出部与密封环一起收纳于上述凹部的密封链条(滚子链)(参考专利文献1)。
上述日本特开2018-179121号公报的密封链条将套筒突出部和密封环收纳于上述凹部,因此能够缩小外板与内板的间隔(空隙),但为了确保外板的刚性,在外板的外表面侧以与上述凹部对应的形状形成凸部,与之相对地使销变长。对于该外板而言,在内表面侧形成凹部,在外面侧形成凸部,并且确保刚性而不增加重量,将销的弹性的弯曲、伴随与此的外板的挠性抑制得较小,即便如此销越变长,则销的弯矩越变大,与上述图8示出的以往的密封链条同样地,对销产生弯曲变形以及对外板产生扩展方向的挠曲的可能性也较大。
另外,由于在外板形成凹部,并将密封环和套筒突出部收纳在该凹部,为了确保随着链弯曲的套筒与销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在它们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隙,由此在收纳于同销一体的外板的凹部的密封环与套筒突出部之间,产生随着上述间隙的相对移动。其结果,存在密封环被咬入于套筒突出部前端与外板之间,导致密封环过早磨损或断裂的情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同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 下一篇:机器学习装置以及机器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