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988.8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付延明;宁志娟;张峰源;刘鸿洋;梁凯;孙宇;杨庆磊;王玉龙;李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施工 用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属于线路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锚接柱及嵌套于第一锚接柱内的第二锚接柱,第一锚接柱与第二锚接柱相旋接,第一锚接柱靠下位置处安装有可拆装的螺旋叶片,第一锚接柱顶部安装有旋座,旋座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旋杆,旋座底部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水平臂,两个水平臂上均开设有通过孔,通过孔内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旋座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锚接柱旋转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同时控制辅助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旋座侧壁上安装有悬挂装置。本发明锚接牢固,易于开挖,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属于线路施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进行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对张力 机、牵引机等设备及其他受力绳索等进行锚固,常规的锚固方法是:开挖地锚坑,并设置马道,在锚坑底部放置钢板地锚,钢板地锚拉环对准马道方向,钢板地锚拉环上通过U 型环连 接钢丝套或拉线棒,钢丝套或拉线棒斜向上放置在马道里,然后将地锚坑回填夯实,露出地面的绳头或拉线棒拉环即作为锚固连接点。锚固需要结束后,掏开回填土,取出钢板地锚、钢丝套或拉线棒、U 型环清理后以备下次使用。现有的锚固方法,存在施工工期和环境影响大、地质坚硬时地锚坑开挖困难、赔偿费用高、地质过多松软时又不能保证锚固力等缺点,而且地锚固定不稳,容易倾斜倒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锚接牢固,易于开挖,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电力施工用地锚。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锚接柱1及嵌套于第一锚接柱1内的第二锚接柱2,第一锚接柱1与第二锚接柱2相旋接,第一锚接柱1靠下位置处安装有可拆装的螺旋叶片4,第一锚接柱1顶部安装有旋座5,旋座5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旋杆6,旋座5底部下方设有底座7,底座7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水平臂8,两个水平臂8上均开设有通过孔9,通过孔9内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旋座5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锚接柱2旋转的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同时控制辅助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旋座5侧壁上安装有悬挂装置11;
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安装于通过孔9内的钻杆12,钻杆12顶部安装工有直径大于通过孔9的上座13,上座13受控于驱动电机10;
所述第一锚接柱1与第二锚接柱2均呈中空柱形,且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二锚接柱2底部呈尖锐状;
所述第一锚接柱1及第二锚接柱2高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孔洞3,通过孔洞3可以使土壤进入第一锚接柱1或第二锚接柱2内,进一步提高稳固性。
本发明的电力施工用地锚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锚接柱2收缩于第一锚接柱内,将旋杆插于旋座上,转动旋杆,慢慢将第一锚接柱插进地里,当插进地里一段距离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锚接柱伸出第一锚接柱外部,起到进一步的稳固效果,同时,将钻杆插于地面,驱动电机带动钻杆插进地面,两个水平臂与地面紧密贴合,进一步起到稳固地锚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锚接牢固,易于开挖,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锚接柱;2、第二锚接柱;3、孔洞; 4、螺旋叶片;5、旋座;6、旋杆;7、底座;8、水平臂;9、通过孔;10、驱动电机;11、悬挂装置;12、钻杆;13、上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