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182.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童星;李瑛;陈东;刘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8;E02D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地下 立体车库 基坑 围护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满足城市复杂环境和狭小场地内深基坑的施工要求;而且施工方便,围护结构稳定可靠的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包括:围护墙,围护墙呈环形,围护墙由若干依次排列分布的钻孔灌注桩组成,且任意相邻两个钻孔灌注桩互相咬合,所述钻孔灌注桩包括素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且素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依次交替排列分布;车库外墙,车库外墙位于围护墙内侧,车库外墙在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地下室向下挖掘的过程中施工,以使车库外墙紧贴围护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具体涉及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利用城市中零星地块建造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对于缓解“停车难”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类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通常具有平面尺寸小、垂直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等特点。
对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常规可行的围护体系主要为单排钻孔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结合多道水平内支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当基坑平面形状为圆形时,也可通过设置多道环形围檩作为支撑体系。然而,排桩围护结构需增设止水帷幕,当基坑深度较大时,钻孔灌注桩及止水帷幕垂直度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止水帷幕不能和灌注桩紧贴,从而导致开挖过程中帷幕开裂渗漏的问题;而地下连续墙集挡土、截水于一体,也可兼作永久结构,但在施工中对成槽技术、墙体搭接部位连接技术要求高,且造价较高,施工占地大。为此,有必要结合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自身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基坑围护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仅能满足城市复杂环境和狭小场地内深基坑的施工要求;而且施工方便,围护结构稳定可靠的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基坑围护体系,包括:围护墙,围护墙呈环形,围护墙由若干依次排列分布的钻孔灌注桩组成,且任意相邻两个钻孔灌注桩互相咬合,所述钻孔灌注桩包括素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且素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依次交替排列分布;车库外墙,车库外墙位于围护墙内侧,车库外墙在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地下室向下挖掘的过程中施工,以使车库外墙紧贴围护墙。
本方案中采用咬合桩围护结构,兼具挡土和止水作用,无需单独设置止水帷幕,相应施工设备体型较小,施工占地少,施工方便;能够满足城市复杂环境和狭小场地内深基坑的施工要求;同时,与普通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相比,咬合桩围护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围护结构的抗剪强度、结构稳定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车库外墙采用在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地下室向下挖掘的过程中施工,可以使车库外墙紧贴围护墙,从而避免围护墙与车库外墙之间此时间隙,可以进一步提高基坑围护体系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包括长桩与短桩,其中短桩的长度与素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相同,长桩的长度大于短桩的长度。本方案中的长桩不仅可以作为围护结构的一部分外,还兼作立柱桩,用于在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施工完成前支承上部墙体结构的重量,如此可避免设置单独立柱桩并减少内支撑,从而节省工程材料,同时增大基坑内部施工空间。
作为优选,长桩依次等距分布,且任意相邻两根长桩之间分布有至少一根短桩。
作为优选,还包括冠梁,冠梁为钢筋混凝土梁,冠梁位于围护墙的顶部,冠梁将钻孔灌注桩的顶部连接为一体。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围护墙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冠梁还连接车库外墙的顶部。如此,可以将车库外墙的顶部和围护墙的顶部连接为一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坑围护体系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