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间激光超宽带解调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417.6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胜;符亚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18 | 分类号: | H04B10/118;H04B10/50;H04B10/556;H04B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宽带 解调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间激光超宽带解调模块,包括GTX并串转换模块、积分/判决/同步模块、GTY并串转换模块、第一低通滤波模块、第二低通滤波模块、第一AD采样模块、第二AD采样模块、数字鉴相模块、积分处理模块、DA采样模块、第三低通滤波处理模块。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小现有星间超宽带通信电学部分板卡的尺寸和功耗,提高信号传输带宽和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星间激光超宽带解调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激光技术掌握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世界多国已经具备将其运用于星地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相比传统微波通信而言,激光载波频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通信容量更大,理论上而言,激光通信可以同时传送1000万路电视节目和100亿路电话,在国内,激光通信技术已经运用于载人航天工程中去,未来还将用于星间多媒体卫星间的组网互联。
激光通信方案由光学与电学两部分组成,光学部分包括激光发生器、APT对准系统与平衡探测器的光电转换系统,用来将信息调制到激光载波上进行发送、接收、下变频、光电转换,电学部分由射频模块和基带模块组成,完成对电信号的二次下变频、环路捕获跟踪、基带信号处理等功能。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电学部分存在两个技术难点,第一,由于卫星的相对运动的存在,且激光的频率高达数T赫兹,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计算出两星间存在±9.8GHz的大范围多普勒频偏,且多普勒变化率最大可达1.5MHz/s,接收端可以根据星历信息计算出初始频偏而调节光本振进行初始多普勒频率补偿,抵消激光载波与本振激光的频差,初始补偿后,由于激光本振的温漂特性,所以还剩下±200MHz残余频差,目前的技术方案经常失去锁定,第二个难点是带宽问题,在基带这块目前的方案都是利用高速ADC对中频信号过采样而实现的数据解调。
现有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基带信号处理技术方案的缺点:
1.带宽低,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基带处理部分采用ADC采样技术进行数据解调,这包括环路的鉴相、载波同步、符号同步、编码解码都是在数字域上进行的,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可知信号带宽必须小于等于1/2采样频率才能将数据不丢失地采集下来,这种传统接收机信号处理技术,最大的缺点是通信带宽严格受到ADC芯片采样率的限制,目前国内能够买到的ADC芯片的最快采样速率仅3Gsps,导致国内的高速数传设备目前最快通信速率很难突破1Gbps,目前国际上已实现10Gbps的星间通信速率,利用传统AD采样技术是无法超越该速率。
2.功耗高,目前的方案是利用超高速ADC进行中频采样,这种超高速ADC芯片的功耗会高达3W以上,处理采样后的超高速数字信号还会给处理器带来极大地困难和功率消耗,造成整个系统的功耗高,目前国内已经做出来的宽带通信板卡功耗已经达到40W~50W,尺寸大、发热量高,不适于资源紧张的星上环境。
3.传统数字鉴相算法的局限性,为了补偿残余载波频偏,传统方案需要FPGA将高速ADC采集到的IQ信号进行鉴相运算处理,ADC的采样带宽要求为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以上,当通信带宽增加时,受器件本身条件约束,ADC的采样带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当通信速率达到10Gbps以上时,需要研究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鉴相。
4.集成度低,传统方案需要ADC+处理器+DAC的方案来完成基带处理和数据收发,通常高性能ADC、DAC外围电路和PCB设计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占用大面积PCB尺寸和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星间激光超宽带解调模块,可以有效减小现有星间超宽带通信电学部分板卡的尺寸和功耗,可显著提高信号传输带宽,提高集成度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注射器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道路塌陷无线监测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