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工装及加工工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447.7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双权;姜振喜;杨建勇;贺皑;匡勇;胡金辉;张云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4B41/06;B23P13/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位 连接 工艺 工装 加工 工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工装及加工工件的方法,包括工艺凸台本体和工作台,工艺凸台本体上设有压紧孔,螺栓穿过压紧孔将工艺凸台本体固定在工作台上,工艺凸台本体与工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分别为高位连接块和低位连接块,所述高位连接块和低位连接块在横向与纵向上均错位排列,工件外形在高位和低位两个位置受压紧力作用,提高了装夹的稳定性,因此即使减少连接部位面积也可以保证工艺凸台连接强度和刚度。钳工易于下断和打磨,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面加工零件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及其加工工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飞机机动性能、飞行性能、长寿命、轻量化和低制造成本等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航空结构件向整体化、薄壁化、精密化等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零件尺寸增大、薄壁结构增多、截面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等方面。由于大型航空结构件具有很多薄壁、深腔等弱刚性结构,数控加工过程中零件变形严重,特别是双面加工零件,材料去除量大、腹板和筋条等特征厚度小导致零件刚性弱,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零件变形导致尺寸超差。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大型复杂的航空结构件,一般通过设置数量众多的工艺凸台进行零件与工装的连接,同时通过工艺凸台抑制零件变形的不利影响。现有工艺凸台通过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形式制成,在零件第一面精加工后去除上部余量(如图2),在第二面精加工后去除下部余量,数控加工过程结束后工艺凸台仍然通过一定大小的连接结构连接在零件上(如图3),需要钳工手工下断和打磨,效率低下。当工艺凸台数量多并且连接面积大时,钳工手工加工时间长,制约零件生产周期,并且钳工打磨连接部位的零件外形尺寸精度低,难以满足航空结构件日益提升的高精度要求。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CN200810212277.5,公开了一种刚性结构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和对刚性结构零件数控加工的夹具结构。该方法包含以下主要步骤:对零件坯料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在零件外形轮廓面的周围加工出多个等高的工艺凸台,工艺凸台与零件的外形轮廓面之间加工成刚性连接桥,使工艺凸台与零件的外形轮廓面之间不间断连接。上述专利正如前所述在工艺凸台与零件通过一个刚性连接桥连接在零件上,需要钳工手工下断和打磨,效率低下。当工艺凸台数量多并且连接面积大时,钳工手工加工时间长,制约零件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工装及加工工件的方法,其目的是针对现有工艺凸台连接面积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工艺凸台连接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为减少凸台-工件连接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工装,包括工艺凸台本体和工作台,所述工艺凸台本体上设有压紧孔,螺栓穿过压紧孔将工艺凸台本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工艺凸台本体与工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分别为高位连接块和低位连接块,所述高位连接块和低位连接块在横向与纵向上均错位排列。
所述的高位连接块和低位连接块的长度
所述高位连接块距离工艺凸台本体上缘的距离
一种利用错位连接工艺凸台工装加工工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