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发光无引线OLED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452.8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2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泓;宫丽娜;叶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5/04;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发光 引线 oled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发光无引线OLED模组,包括透明基板和透明导电层,透明基板分为A面和B面,透明导电层通过激光蚀刻工艺制得阳极区和阴极区,在透明基板上开设有孔或在A面和B面均开设凹槽,发光单元组包括A面、B面发光单元,A面、B面发光单元以背靠背的方式固定于透明基板上的孔或凹槽内,发光单元组的阳极和阴极分别通过数个柔性线路板采用ACF导电胶热压连接到透明导电层的阳极区和阴极区,A、B面修饰区分别对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进行修饰,A、B面修饰区单面有背胶,且其四边具有边框,边框内侧为镂空区,镂空区与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的尺寸相同。本发明整个OLED模组没有外露的引线,提升了整体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模组,具体的说是一种双面发光无引线OLED模组。
背景技术
从OLED光源诞生之日起,OLED光源便以具有高光生物安全性(无蓝害、无眩光、无频闪、无紫红外线、无重金属)、自然舒适(均匀柔和)、节能环保、灯具效率高、结构轻薄、柔性、透明等一系列特点受到OLED照明行业的广泛关注,OLED光源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包括母婴健康照明、青少年读写照明、展示照明、汽车照明、高端室内照明等,但是目前主流使用的照明系统,由于外接电源所以需要引线,而裸露的引线直接影响了模组的美感。
申请号为201180052935.9,名称为具有无引线接合管芯的柔性LED器件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无引线的LED器件,但是其柔性线路板依然是裸露的。
申请号为201110164898.2,名称为一种无引线的LED模组及其制造工艺,但是体积比较大,同时只能单面发光。
申请号为201920434400.1,名称为一种有机发光展柜灯,公布了一种透明无引线OLED灯,该产品结构简单,但是只能单面发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双面发光、无裸露线路的OLED模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双面发光无引线OLED模组,包括透明基板和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通过激光蚀刻工艺制得阳极区和阴极区,透明基板分为A面和B面,在透明基板上采用水切割方式开设有孔或在A面和B面均开设凹槽,发光单元组包括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以背靠背的方式固定于透明基板上的孔或凹槽内,发光单元组的阳极通过数个柔性线路板采用ACF导电胶热压连接到透明导电层的阳极区,发光单元组的阴极通过数个柔性线路板采用ACF导电胶热压连接到透明导电层的阴极区,A面修饰区和B面修饰区分别对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进行修饰,A面修饰区和B面修饰区单面有背胶,且其四边具有边框,边框内侧为镂空区,镂空区与A面发光单元和B面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的尺寸相同。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透明导电层为导电薄膜,导电薄膜的材料为ITO、FTO、PEDOT、PSS、纳米银线、纳米银颗粒透明导电材料中的一种,厚度≤0.1mm,透光率>80%。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发光单元组为一组,且设置在透明基板的中间部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透明导电层设置在透明基板的A面或B面或A面和B面,其中设置在A面的为A面透明导电层设置在B面的为B面透明导电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透明基板的A面、B面其中一面或两面均设置有透明盖板,透明盖板通过胶水或密封条固定在透明基板上,透明导电层设置在透明盖板的内侧,设置在A面的为A面透明盖板,设置在B面的为B面透明盖板,在A面透明盖板的内侧设置的透明导电层为上透明导电层,设置在B面透明盖板内侧的透明导电层为下透明导电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发光单元组为数组,在透明基板上设置有与数组发光单元对应的孔,透明导电层设置在透明基板的A面,为A面透明导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