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548.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本揭露公开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二基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光控制层含有第一光轴。负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负相位延迟层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是相互平行。
技术领域
本揭露涉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影像显示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影像显示电子装置已有广泛的应用。多种影像显示电子装置也随着技术的研发被提出,其中液晶显示电子装置是广泛的应用的一种。影像显示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其影像显示面已不限制在平坦面的显示。也就是,显示面板是可以用弯曲形状来显示影像,符合共广泛的需求。
对于弯曲的影像显示面板,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其两个基板是可以弯曲来显示影像。但是由于两个基板的光学特性在弯曲状态时会产生双折射效应的等效慢光轴,此等校慢光轴成为在基板面上的光轴。基于两个基板光轴的改变不一致,其一般会导致漏光而降低影像显示质量。
如何减少漏光现象是产品研发所需要考虑。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二基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光控制层含有第一光轴。负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负相位延迟层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切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平行。
在一实施例,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二基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光控制层含有第一光轴。正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正相位延迟层有第三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三光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切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平行。
在一实施例,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二基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光控制层含有第一光轴。正相位延迟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正相位延迟层有第三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三光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切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垂直。
为了对本揭露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揭露所探究的一般显示面板在弯曲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揭露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迭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揭露一实施例,于正视角方向上,单色入射光穿过显示面板的偏振状态在偏振球面上的轨迹示意图;
图4是本揭露一实施例,依据图3的配置,随视角位置的漏光程度示意图;
图5是本揭露一实施例,单色入射光穿过显示面板的偏振状态在偏振球面上的轨迹示意图;
图6是本揭露一实施例,依据图5的配置,随视角位置的漏光程度示意图;
图7是本揭露一实施例,红、蓝、绿入射光穿过显示面板的偏振状态在偏振球面上的轨迹示意图;及
图8A-8C是本揭露多个实施例,液晶显示电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轨迹;
20:电子装置;
30:偏振层;
32:基板;
34:光控制层;
36: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高速导热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