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部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877.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忠;中村岳司;玄道俊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李晓双 |
地址: | 日本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具有立柱构件,该立柱构件为对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进行接合而成的结构且对与车门的防撞杠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适当设定。在具有将车身的侧部开口部(2)分隔为前后的立柱构件(3)的侧部车身结构(1)中,立柱构件(3)对上侧构件(7)和刚性低于该上侧构件(7)的下侧构件(8)进行接合,在与立柱构件(3)相邻配置的侧门(4)的内部设有防撞杠(15),在侧门(4)关闭的状态下,在车辆侧面视图中,防撞杠(15)的前端部分(15a)与上侧构件(7)和下侧构件(8)这两者重复。在上侧构件(7)设有加强构件(10),在车辆侧面视图中,防撞杠(15)的前端部分(15a)覆盖上侧构件(7)中有加强构件(10)的区域(16a)和没有加强构件(10)的区域(16b)和下侧构件(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具有立柱构件,该立柱构件对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进行接合且对与车门的防撞杠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适当设定。
背景技术
为了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确保乘车人的安全性,至今为止开发了种种抑制立柱构件向座舱内侧变形的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侧部车身结构中,用上侧构件构成中央立柱的立柱加强件的上部侧约2/3,用下侧构件构成下部侧约1/3,对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进行接合,让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的截面形状不同来让与向座舱内侧的弯曲相抗的抗弯刚度不同,作为侧面碰撞时的变形模式,进行设定使得下侧构件的弯曲变形角度大于上侧构件的弯曲变形角度,使得中央立柱向座舱内侧的最大位移量小。
具体而言,上述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分别具有沿车身侧面延伸的侧壁部、从这些侧壁部的前后两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前后成对的纵壁部,下侧构件中成对的纵壁部设为倾斜状并使得成对的纵壁部的间隔越向车宽方向内侧去越大,且其倾斜角度设定为比上侧构件的纵壁部大。
但是,也需要在车身其他部位设置用于提高刚性和吸收冲击的结构,以备中央立柱不按照预想的方式动作的情况。
近年,由于冲压成型技术的提高、例如拼焊板等技术的提高,能够使得板厚或强度不同的板材一体化,也能够在为了实现部分刚性提高而让板材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冲压成型。在中央立柱中采用这种技术的话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时中央立柱的下部和上部的变形精度。
另一方面,与中央立柱相邻地配置车门,在该车门内部设置作为强度构件的防撞杠,在侧面碰撞时将作用于车门的荷载的一部分介由防撞杠传递至中央立柱,并用中央立柱进行支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73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侧部车身结构中,下侧构件的成对的纵壁部设为倾斜状以使得成对的纵壁部的间隔越向车宽方向内侧去越大,因此下侧构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中央立柱会大型化,因此不优选。
但是,为了防止中央立柱的大型化并提高中央立柱在侧面碰撞时的变形精度,有时会对板厚不同的板材进行接合,或者让板材部分重合,或者接合高张力钢材那样的强度不同的板材,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适当设定会影响中央立柱的抗弯刚度的诸条件。
另外,在侧面碰撞时碰撞荷载从车门的防撞杠作用于中央立柱时,为了使得中央立柱能够以所期望的变形模式进行变形,也需要适当设定防撞杠和中央立柱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具有立柱构件,该立柱构件为对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进行接合而成的结构且对与车门的防撞杠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适当设定。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扇块高速防爆胎车轮
- 下一篇:侧部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