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8081.5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荣林;肖波;章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02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及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的隔板,所述箱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出声孔,所述隔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后腔连通的单体泄露孔,所述发声器件悬置于所述前腔内,所述发声器件包括与所述隔板抵接的盆架以及固持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盆架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单体泄露孔连通的盆架泄露孔,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相对两侧且振动方向相反的上振膜和下振膜、驱动所述上振膜振动发声的上音圈及驱动所述下振膜振动发声的下音圈,所述上振膜、所述下振膜及所述盆架围合形成收容所述磁路系统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盆架泄露孔连通,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内磁部、环绕所述内磁部设置且与所述内磁部之间形成内磁间隙的中磁部、环绕所述中磁部设置且与所述中磁部之间形成外磁间隙的外磁部、固设于所述内磁部朝向所述上振膜一侧上的第一极芯、固设于所述中磁部和所述外磁部朝向所述上振膜一侧上的第二极芯及固定于所述内磁部和所述中磁部朝向所述下振膜一侧上的第三极芯,所述中磁部具有连通所述外磁间隙和所述内磁间隙的气道,所述第二极芯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上音圈插入所述内磁间隙内,所述下音圈插入所述外磁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泄露孔位于所述盆架与所述磁路系统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外磁部具有连通所述外磁间隙和所述盆架泄露孔的泄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泄露孔、所述气道及所述泄露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部由环绕所述中磁部设置的多个外永磁体构成,且相邻两所述外永磁体间隔设置,其中,与所述盆架泄露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永磁体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泄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磁部呈连续的环状结构,所述中磁部包括沿振动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气道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与所述下振膜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下音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三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上球顶和下球顶,所述上球顶沿振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上振膜和所述上音圈连接,所述下球顶沿振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下振膜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磁部朝向所述下振膜一侧上的第四极芯,所述第四极芯固定于所述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振膜夹设于所述盆架和所述上端盖之间,所述上端盖具有用于所述上振膜向外发声的第一发声孔,所述下振膜夹设于所述盆架和所述下端盖之间,所述下端盖具有用于所述下振膜向外发声的第二发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0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数据标注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电芯位置的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