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8468.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瑾;李婉明;鲁妍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转移性 人大 肠癌 细胞 核酸 适配体 分子 信标 探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及其应用。所述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的序列为5’‑ATGAGTGATAGGGGTCGGAGTGGGT GGTTATGATTGGCTCACTCAGGG‑3’,5’端修饰有荧光素FAM,3’端修饰有淬灭基团BHQ1。本发明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具有高特异性,在4℃,25℃,37℃均能保持良好活性;所述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可一步法、快速的实现人转移性大肠癌细胞的靶向成像,实现外周血中外泌体的定量分析和循环肿瘤细胞的靶向成像。本发明提供的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既具有特异性识别转移性大肠癌细胞的能力,又具有分子信标一步法检测的荧光性能,为准确进行临床诊断提供了高效简便的分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肠癌是常见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靶向诊断探针,对于准确预测大肠癌的转移,提高早期诊断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种通过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筛选获得的,能够与靶物质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与传统的抗体相比,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稳定性好,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形成各种形式的分子探针等特点。
分子信标是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设计出的具有茎环结构的一段寡核苷酸探针;当不存在目标分子时,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之间发生能量共振转移,荧光被淬灭;当存在目标分子时,分子信标的构象发生改变,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荧光恢复。因此,利用分子信标探针对目标分子进行检测时不需要分离未结合的探针即可实现一步法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将核酸适配体进行适当的改造并融合至分子信标中,构建的新型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具备了核酸适配体和分子信标二者的优势,既具有特异性识别疾病的能力,又具有分子信标一步法检测的荧光性能,为准确进行临床诊断提供了高效简便的分子工具,因此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既具有特异性识别转移性大肠癌细胞的能力,又具有分子信标一步法检测的荧光性能,为准确进行临床诊断(如外泌体,循环肿瘤细胞)提供了高效简便的分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靶向转移性人大肠癌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包含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的序列和分别连接5’端和3’端的荧光基团FAM和淬灭基团BHQ1。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 ATGAGTGATAGGGGTCGGAGTGGGTGGTTATGATTGGCTCACTCAGGG -3’。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5’端标记有荧光基团,3’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所述荧光基团和所述淬灭基团的位置可以交换,只要满足自由状态下的所述探针中的荧光基团发出的荧光可被淬灭基团淬灭即可。
具体地,所述荧光基团选自CY3、FITC或FAM,所述荧光淬灭基团为BHQ1、DABCYL、BDH或TAMRA。
进一步地,当所述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未与靶细胞结合时,整个探针为茎环结构,探针中FAM基团的荧光信号被BHQ1基团淬灭;当所述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与靶细胞结合时,探针的茎环结构改变,荧光基团FAM远离淬灭基团BHQ1,进而使得荧光信号可以被检测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衣物护理功能的试衣镜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用多级控温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