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8745.8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祥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祥玄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灵通区光敎山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 装置 | ||
1.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架,呈条带状;
捕集突起,具有疏水性特性,与上述支架的一面相结合;以及
捕集摩擦层,涂敷于上述支架的另一面,包含树脂物质层和捕集粒子,上述树脂物质层具有疏水性特性,上述捕集粒子位于上述树脂物质层的包括表面的内部区域,
上述支架整体形成为一个条带,卷曲成卷状并与位于内侧和外侧的支架相远离,
上述捕集突起从上述支架的一面向外侧方向延伸并与位于外侧的上述捕集摩擦层摩擦,其中,上述树脂物质层由与上述捕集突起具有不同静电特性的树脂物质形成,以使上述捕集摩擦层通过与上述捕集突起相接触且与上述捕集突起摩擦来产生静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卷状物支撑圈,包围卷曲成卷状的上述支架的外侧;
多个卷状物支撑杆,从上述卷状物支撑圈的中心向外侧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卷状物支撑圈相结合,向上述卷状物支撑圈的圆周方向远离;以及
卷状物支撑盘,在上述卷状物支撑圈的中心与上述卷状物支撑杆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由具有规定长度的条带形成,多个上述支架以向上下方向相远离的方式堆叠,
上述捕集突起从上述支架的一面向上部方向延伸,上述捕集突起的上部与上述捕集摩擦层摩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堆叠支撑圈,包围向上下方向堆叠的上述支架的外侧;以及
堆叠支撑杆,与上述堆叠支撑圈的上部和下部连接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捕集突起形成上部向下部方向弯曲的形状、上部呈蘑菇头形状的形状、以“之”字形向上部延伸的形状或者向上部延伸的螺旋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捕集突起形成微纤维互相缠在一起的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捕集突起每两个形成一对,形成下部相邻且越向上部越远离且端部向下部弯曲的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捕集突起包括第一捕集突起和第二捕集突起,上述第一捕集突起形成粗细度相对粗的直线形状,上述第二捕集突起的粗细度相对细,
上述第一捕集突起具有与支架之间的间距相对应的高度,上述第二捕集突起的高度小于第一捕集突起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捕集突起形成上部向下部方向弯曲的形状、上部呈蘑菇头形状的形状、以“之”字形向上部延伸的形状或者向上部延伸的螺旋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捕集突起形成微纤维互相缠在一起的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捕集突起每两个形成一对,形成下部相邻且越向上部越远离且端部向下部弯曲的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捕集突起和第二捕集突起由带电为(+)或(-)的性质互不相同的材质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物质层由环氧树脂、特氟隆、硅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或聚乙烯形成,
上述捕集粒子由沸石、氧化铝、二氧化钛或氧化锆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祥玄,未经朱祥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7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工具的压力显示机构
- 下一篇:具有相机的个人护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