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洁式蛋壳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8893.X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贾云飞;陈棠杰;胡若贤;薛云奈;陈群峰;贾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仁康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3/06;G05D23/13;G05D23/19;G05F1/46;B65G4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壳 烘干机 | ||
1.一种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烘干腔(2),所述烘干腔(2)从所述壳体(1)一侧贯穿至所述壳体(1)另一侧;在所述烘干腔(2)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2-1);
至少一个加热装置(2-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靠近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或底部内壁位置;
自洁装置(2-2),设置在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2-1)进行清洁;
所述自洁装置(2-2)包括:
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移动机构(2-23)和导轨(2-24),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2-23)两端与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24)两端与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
第二水平移动机构(2-25),一端设置在所述导轨(2-24)上,另一端设置在上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2-23)上;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2-25)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2-23)和所述导轨(2-24)上滑动;
伸缩机构(2-22),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2-25)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清洁头(2-21);
所述清洁头(2-21)包括:
蓄水箱(2-211),所述蓄水箱(2-211)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2-22)远离第二水平移动机构(2-25)端;
流体室(2-212),所述流体室(2-212)连接于所述蓄水箱(2-211)底端,并贯通所述蓄水箱(2-211)设置;
电加热棒(2-213),所述电加热棒(2-213)连接于所述流体室(2-212)内壁上;
出水室(2-214),所述出水室(2-214)连接于所述流体室(2-212)底端,所述出水室(2-214)内壁沿流体运动方向呈逐步扩张式设置;
清洁喷头(2-215),若干个所述清洁喷头(2-215)均匀连接于所述出水室(2-214)底端,并朝向所述输送装置(2-1)设置,所述清洁喷头(2-215)连通所述出水室(2-214)内设置;
电升降杆(2-216),所述电升降杆(2-216)竖直设于所述出水室(2-214)内底端中心位置;
挡板(2-217),所述挡板(2-217)连接于所述电升降杆(2-216)靠近流体室(2-212)端,且所述挡板(2-217)截面积适配所述流体室(2-212)截面积设置;
控制器(2-218),所述控制器(2-218)连接于所述蓄水箱(2-211)外壁上,所述电升降杆(2-216)与所述控制器(2-218)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3)包括:
电加热器(2-3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靠近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或底部内壁位置;
若干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32),设置在所述烘干腔(2)的顶部或底部内壁上;
温控器(2-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2)和所述电加热器(2-33)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1)包括输送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2-23)或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2-25)为电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连接于所述挡板(2-217)靠近流体室(2-212)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与所述控制器(2-218)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洁式蛋壳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2-210),所述处理器(2-210)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2-218)与处理器(2-2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2-210)信号控制电升降杆(2-216)的动作;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电阻RN1;
电阻RN2;
电阻R2,所述电阻R2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一接入点连接;
电阻R3,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电阻RN2第一接入点连接;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9)分别与所述电阻R2另一端、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
电阻R4,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二接入点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N2第二接入点连接;
电阻R5,所述电阻R5一端与所述RN1第三接入点连接;
电阻R6,所述电阻R6一端与所述RN1第三接入点连接;
电阻R7;
电阻R8;
电阻R9,所述电阻R9一端分别于所述电阻R7一端、电阻R8一端连接;
电阻R10,所述电阻R10一端接地;
电阻R11;
电阻R12,所述电阻R12一端与所述电阻RN2第三接入点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一端连接;
电阻R13,所述电阻R13一端接地;
电容C1,所述电容C1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一接入点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二接入点连接;
电容C2,所述电容C2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二接入点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三接入点连接;
电容C3,所述电容C3一端与所述电阻RN1第三接入点连接;
电容C4,所述电容C4一端与所述电阻RN2第三接入点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3另一端连接;
电容C5,所述电容C5一端与所述电容C4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
电容C6,所述电容C6一端与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另一端接地;
电容C7,所述电容C7一端接地;
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
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正极接地;
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负极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
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所述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6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另一端、二极管D2负极连接;
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
控制芯片M1,所述控制芯片M1正极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1负极与所述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1控制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正极、电阻R10另一端以及电容C7另一端连接;
放大器N1,所述放大器N1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N1反相输入端接地,所述放大器N1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2-210)连接于所述放大器N1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仁康蛋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仁康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8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