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电子地图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9486.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侦;焦万立;李莹莹;岳朝鹏;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电子地图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子地图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发送包含有边界电子地图的第一电子地图;车载设备接收并控制列车根据所述第一电子地图运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发送包含有边界电子地图的第二电子地图;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控制列车根据所述第二电子地图运行。本发明的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均能发送和接收边界电子地图,相对于静态重叠配置边界电子地图的方式降低维护成本,并保证第一地面中心设备与第二地面中心设备的电子地图的连续性,仅向车载设备发送电子地图信息不一致的地图块,节省无线带宽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子地图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CTCS-0级、CTCS-2和CTCS-3级列控系统。其中CTCS-0级列控系统基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监控列车运行,本系统中电子地图不是由地面设备实时传递,而是预置于机车上,若线路改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换装过程,且LKJ使用电子地图时按列车坐标提取,一旦发生差错危及行车安全。
CTCS-2级列控系统则严重依赖于点式应答器,在应答器中预置电子地图。当列车轧过时,应答器将电子地图发送至车载设备,因此整条线路需铺设大量应答器,线路前期建设、后期改造升级和维护的成本高。
CTCS-3级列控系统中,虽然在地面中心设备向车载设备发送的行车许可中包含有部分电子地图。由于每条行车许可覆盖的线路范围小,其中电子地图无法满足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并且列车等级切换等静态信息依然需通过点式应答器发送给列车。
CTCS-3级列控系统中地面中心设备存储一定区域内的电子地图,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随同行车许可向车载设备发送行车许可范围内的电子地图(仅含线路坡度、静态限速等静态数据)。
完整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含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通常,地面设备向车载设备发送电子地图(即固定线路数据,例如线路坡度、静态限速、道岔信息、列控等级切换等静态信息,在基于卫星定位的列控系统中含线路经纬度信息等)和动态行车信号或行车许可,车载设备根据电子地图和动态行车信号监控列车运行。动态行车信号或行车许可在行车过程中动态生成并实时发送给列车,而电子地图属于静态数据,线路改造会引起变更,因此,保证车载设备正确、高效地获取电子地图,降低改造和维护成本,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方法和系统,解决地面中心设备的电子地图与车载设备之间的实时传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子地图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发送包含有边界电子地图的第一电子地图;
车载设备接收并控制列车根据所述第一电子地图运行;
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发送包含有边界电子地图的第二电子地图;
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控制列车根据所述第二电子地图运行。
优选的,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则根据第一电子地图和第二电子地图生成边界电子地图,所述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分别存储所述边界电子地图;
若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之间通信中断,则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和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均删除来自对方的边界电子地图。
优选的,所述边界电子地图为所述第一电子地图和所述第二电子地图的重合部分。
优选的,所述车载设备处于第一地面中心设备管辖范围内时,所述车载设备根据第一地面中心设备发送的第一电子地图运行;
所述车载设备处于第二地面中心设备管辖范围内时,所述车载设备根据第二地面中心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地图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