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9910.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梅;简洪超;顾宏弢;魏列江;潘嘉明;韩颜莹;李娟;姜宏暄;毛福合;强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C2/14 | 分类号: | F04C2/14;F04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壳体 降噪吸振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针对齿轮油泵,该降噪吸振结构通过在壳体螺栓之间设置吸音槽,并填充橡胶件等弹性物质,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吸音减振,降低系统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系统可靠性。本发明对于流体领域在降噪减振方面的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泵噪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系统的不断升级,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啮合齿轮泵属于传动中的重要动力元件,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齿轮泵成为液压系统噪声的主要产生源。该噪声因强度大、难克服而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能够减轻齿轮泵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对于流体领域在降噪减振方面的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以解决如何减轻齿轮泵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增加系统可靠性的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该降噪吸振结构通过多个螺栓将油泵壳体与泵体连接,油泵壳体内设置有相同规格的主动轮与从动轮,齿轮啮合处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泵壳体上的螺栓之间设置有吸音槽,吸音槽内填充有弹性介质。
进一步地,油泵壳体上的螺栓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吸音槽。
进一步地,吸音槽内全部填充有弹性介质。
进一步地,吸音槽的深度与油泵壳体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吸音槽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
进一步地,弹性介质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地,弹性介质为吸音材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针对齿轮油泵,该降噪吸振结构通过在壳体螺栓之间设置吸音槽,并填充橡胶件等弹性物质,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吸音减振,降低系统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系统可靠性。本发明对于流体领域在降噪减振方面的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油泵壳体降噪吸振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通过多个螺栓5将油泵壳体1与泵体连接,油泵壳体1内设置有齿数及大小均相等的主动轮2与从动轮4,齿轮啮合处设置有进油口3和出油口7。油泵壳体1上的每两个螺栓5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吸音槽6,吸音槽6内全部填充有弹性介质。吸音槽6的尺寸和数量可以根据螺栓5之间的空间进行适当调整。吸音槽6的宽度根据螺栓孔5的间距设置,深度可根据油泵壳体1的厚度设置,其尺寸以不影响油泵工作,满足强度要求为宜。
本实施例中,油泵壳体1上共设置有8个螺栓5,8个螺栓5之间共设置有12个吸音槽6。吸音槽6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油泵壳体1的材质选用钢材料或铝材料均可,吸音槽6中填充的弹性介质为橡胶材料或其他吸音材料。
采用本实施例的降噪吸振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系统工作中的噪声及振动,使得系统工作更加平稳,更具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