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367.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妮娜;刘宗响;王鹏来;魏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16H20/40;G16H70/20;A61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戴仕琴;刘湘舟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儿童 口腔 治疗 操作 模型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标本CBCT数据,使用锥形束CT扫描标本,以获取标本上牙列的影像信息,该影像信息记录了各牙齿在牙列中的三维位置等信息;分离牙齿标本并获取所有牙齿的显微CT数据,将全部牙齿从标本中分离出来,然后逐一进行显微CT扫描,以获取每颗牙齿的高精度影像学信息;牙齿及牙列的三维重建,使用软件医学影像控制系统软件对上述两种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在原有模型基础上构建出多种类型的乳牙模型,极大地方便了乳牙相关治疗操作的教学和培训,同时利用多种建模软件之间的配合也能使得乳牙模型的建模过程中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儿童口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乳牙为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对维系儿童正常的咀嚼、发音、颌面发育、美观和心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外伤等是发生于乳牙的常见病,由于乳牙相关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恒牙不同,导致其相关的治疗与恒牙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恒牙相关的教学与治疗操作模型无法满足年轻儿牙医生的操作训练需求。
此外,乳牙具有生理性根吸收的特点,故获取完整乳牙用于教学、治疗操作的可能性较小,极大的影响了乳牙相关治疗操作的教学和培训。
为了解决上述的相关技术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标本CBCT数据,使用锥形束CT扫描标本,以获取标本上牙列的影像信息,该影像信息记录了各牙齿在牙列中的三维位置等信息;S2;分离牙齿标本并获取所有牙齿的显微CT数据,将全部牙齿从标本中分离出来,然后逐一进行显微CT扫描,以获取每颗牙齿的高精度影像学信息;S3;牙齿及牙列的三维重建,使用软件医学影像控制系统软件对上述两种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别获得CBCT数据下的上下牙列三维模型以及显微CT数据下的各牙齿三维模型;S4;模型配准,使用扫描数据处理软件将显微CT数据下获取的各牙齿三维模型配准到CBCT数据下获取的牙列三维模型中,从而使显微CT数据下各牙齿的高精度三维模型恢复原有的其在牙列中的三维位置;S5;模型合并,使用扫描数据处理软件将步骤4中具有真实三维位置的各牙齿三维模型进行合并,合并后分别得到上牙列三维模型和下牙列模型;S6;设计龋坏结构,使用3D建模软件在16、36、46号牙齿的牙冠部分设计具有特定位置和形状的网状镂空结构,用以模拟不同龋坏部位和程度的牙体组织;16号牙冠中央窝处设计为口小底大的网状镂空结构,用以模拟隐匿性龋坏;36号牙冠咬合面的窝沟处设计为沿窝沟分布的深度较浅的网状镂空结构,用以模拟窝沟龋;46号牙冠处设计为大面积深度较深的网状镂空结构,用以模拟牙冠的大面积龋坏结构;S7;设计底座,使用3D建模软件为上下列模型分别设计底座;S8;模型合并,将除74、84、16、36、46号以外的其它牙齿模型与底座进行布尔合并,使之与底座成为一整体,合并完成够删除牙齿内部的髓腔结构,使之与底座一起成为成为实心结构;S9;使用3D建模软件软件为16、36、46号牙齿设计柱状的根形结构;S10;使用3D建模软件截去84号牙齿一半的牙根;S11;卡槽设计,使用3D建模软件的拔模功能在底座上设计74、84、16、36、46号牙齿卡槽,使其能够在底座的卡槽内能够自由的嵌入和拔出。
进一步地,医学影像控制系统软件为Mimics软件。
进一步地,扫描数据处理软件为Geomagic。
进一步地,所述3D建模软件为3-mati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口腔医院,未经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金融实物自动投放方法及边缘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