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件化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719.9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雯;杨凯;王清云;卿杜政;刘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仿真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件化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通过作战实体模型接收作战模型发送的作战任务、环境模型发送的环境数据,获取外界交互信息;所述作战任务是所述作战模型分解作战计划得到,所述外界交互信息包括探测感知信息、通信信息、武器毁伤信息和电子对抗信息;进一步,根据所述作战任务、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外界交互信息生成仿真实验数据集;将所述仿真实验数据集发送至评估模型,以使得所述评估模型根据所述仿真实验数据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仿真实验方案返回至所述作战实体模型。降低了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型重用与组合对仿真环境的依赖性,实现了仿真模型的重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件化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装备为研究对象的装备体系对抗仿真领域,仿真模型的建模对象及重点是作战实体(以武器装备为主)系统,即对作战实体的真实物理过程进行抽象化描述。但当前仿真模型资源建设中存在模型设计方法不一致、模型内容不全面、模型组合过程中逻辑关系不清晰数据流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模型的重用性不好,互联互通困难。
组件化建模即运用组合方法建立仿真模型以使模型的重用可能性最大。模型的组合层次自底向上依次可分为模型模块、子模型、对象模型、系统模型和联邦模型。模型模块是接口明确的现象、过程或功能关系的数学/逻辑表示,具有广泛的可重用性,参与创建子模型实例。子模型是针对实体特定功能或行动建立的模型组件,支持对象模型类的创建,对象模型内子模型间的通信通过直接调用方法调用实现,如一个子模型调用另一个子模型的方法。对象模型是以任务空间对象为实体建立的、仿真实际作战单元战场行为的模型组件。实体具有给定标识符、空间坐标等状态描述。系统模型是可独立运行的体系对抗仿真实体模型,一般含有多类且每类一定数量的对象(实体)模型。联邦模型是多个系统模型通过互操作机制即向其他系统模型提供服务并接收其他系统模型所提供的服务而实现的复杂模型。
当前为提升仿真实体建模的便捷性,提出了多分辨率建模概念,即采用一定方法约束建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开发过程和接口要求,将不同建模详细程度的模型采用层次分解和聚合方法互联在共同的仿真环境中,但当前所约束的建模方式限于HLA体系结构中依赖对象模型模板规范的聚合、解聚等交互方法,对于指导普适化仿真建模的约束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件化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为降低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型重用与组合对仿真环境的依赖性,从仿真建模对象出发,给出通用的仿真模型体系结构,以此为基础约束仿真模型建模与组合的过程,从而达到仿真模型的重用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件化仿真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作战实体模型接收作战模型发送的作战任务、环境模型发送的环境数据,获取外界交互信息;所述作战任务是所述作战模型分解作战计划得到,所述外界交互信息包括探测感知信息、通信信息、武器毁伤信息和电子对抗信息;
根据所述作战任务、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外界交互信息生成仿真实验数据集;
将所述仿真实验数据集发送至评估模型,以使得所述评估模型根据所述仿真实验数据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仿真实验方案返回至所述作战实体模型。
可选地,当所述作战实体模型为组合模型时,所述作战实体模型包括通信组件、传感器组件、机动组件、指挥控制组件、装备属性组件、武器系统组件和电子干扰组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组件用于接受外部实体传达的指令信息,接收所述指挥控制组件的操纵指令,并向外界进行通讯;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收集外部实体状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指挥控制组件,接收所述指挥控制组件的操纵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