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传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795.X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柯王贵;吴镔埕;王俊俊;韦锦腾;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该基板传送装置包括机台、第一传动构件和第二传动构件,第一传动构件与机台连接,第一传动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滚轮;第二传动构件与机台连接,设置于第一传动构件上,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滚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空隙用于基板传送;其中,第二传动构件中的轴承和卡槽中的至少一个的数量大于一,通过增加第二传动构件中的轴承和卡槽中的至少一个的数量,使得第二传动构件的平稳性增加,从而使得基板传动装置的平稳性增加,避免第二传动构件晃动导致基板破损,缓解了现有基板传送装置存在平稳性较差,导致基板容易破损,导致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在显示面板制备时,发现基板破损形成的碎屑会导致产品品质较差,而基板的破损90%来源于挤压破片和剪力破片,进一步发现基板的破损发生在基板的传送过程中,具体如下,如图1所示,现有基板传送过程中,滚轮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基板的移动,进而导致基板的破损,而每次基板破损导致传送装置停止后,需要多个人员在较长的时间调查原因,然后进行清理或者修复,导致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较低。
所以,现有基板传送装置存在平稳性较差,导致基板容易破损,导致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用以缓解现有基板传送装置存在平稳性较差,导致基板容易破损,导致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该基板传送装置包括:
机台;
第一传动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滚轮;
第二传动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滚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空隙用于基板传送;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中的轴承和卡槽中的至少一个的数量大于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卡槽、第一滚轴、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内,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侧面,所述第一滚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滚轴、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侧面,所述第一滚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机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滚轴、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侧面,所述第一滚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机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0毫米至52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9毫米至31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关于所述第二轴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关于所述第二卡槽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锰尾矿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入式神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