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水阀及其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838.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亮;霍达文;何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36;F16K1/46;F16K27/02;F16K31/126;F16K31/1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水 及其 阀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水阀及其阀门,设置有第一间隙,通过控制第一间隙的流量,实现对滴水阀的开关,如此设置了滴水阀使得阀门在漏水时,水从滴水阀漏出,及时得到检测,而且不至于在出水口发生积水至喷头滴落而打湿室内物品;而且在火灾时,由于水压过载能够自动关闭滴水阀,不影响救灾供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用水阀门的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水阀及其阀门。
背景技术
消防阀门是工业、建筑管路上控制的一种重要附件,一般的消防阀门由阀体、启闭机构、阀盖三大部分组成。消防阀门中运用较多的橡胶件等用于密封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随着时间被氧化或由于水压过高水锤作用等原因,容易被破坏,需要按时进行维修更换。然而在现有的雨淋阀中,由于膜瓣中密封圈的老化等原因容易造成膜瓣的密封不牢固而漏水。现在的阀门发生漏水是,往往需要到雨淋喷头滴水时才发现,造成了许多不便。因此需要一款能够检测膜瓣密封状况的阀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水阀及其阀门,设置了滴水阀使得阀门在漏水时,从滴水阀漏出,及时得到检测,而且不至于在出水口发生积水至喷头滴落而打湿室内物品;而且在火灾时,由于水压过载能够自动关闭滴水阀,不影响救灾供水。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滴水阀包括:壳体、底座、复位弹簧、密封件;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壳体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与所需检测的阀门连通;所述底座上包含有用于收集滴水的收集槽;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件抵接;所述密封件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件与收集槽的顶部设有第二间隙;所述收集槽与外界连通,所述收集槽、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依次连通;所述密封件能够在水压的作用力下朝收集槽运动并且闭合第二间隙,阻断第一间隙与收集槽的连通,实现密封,或所述密封件能够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远离收集槽并打开第二间隙实现第一间隙与收集槽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滴水阀还包括盖帽;所述密封件安装在盖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滴水阀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收集槽内,导向杆与底座枢接使得导向杆能够穿过底座沿导向杆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与密封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需检测的阀门与第一间隙的通孔;所述导向杆活动的插装在隔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阀门;包括滴水阀、阀门本体、膜瓣、阀门盖;
所述膜瓣包括膜瓣主体、阀门膜片、密封圈;所述阀门膜片安装在膜瓣主体的上端;所述密封圈安装在膜瓣主体的下端;使得阀门膜片、膜瓣主体、密封圈呈层状结构;
所述阀门盖固定安装在阀门本体的顶部与阀门本体围合形成一个内腔;所述膜瓣安装在阀门本体的内腔内;所述阀门膜片装夹在阀门盖与阀门本体之间;所述阀门本体还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流水通孔与内腔连通;所述内腔与出水口连通;所述膜瓣的密封圈与流水通孔上沿抵接实现密封关闭流水通孔,或密封圈背离流水通孔使得入水口与出水口连通;
所述滴水阀远离底座的一端与阀门本体固定连接,且滴水阀与阀门本体的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膜瓣包括:膜瓣主体、上压板、阀门膜片、密封圈、下压板;所述上压板、阀门膜片、膜瓣主体依次重叠设置,且上压板与膜瓣主体固定连接,使得阀门膜片被装夹于上压板与膜瓣主体之间;所述膜瓣主体、密封圈、下压板依次重叠设置,且下压板与膜瓣主体固定连接,使得密封圈被装夹于下压板与膜瓣主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阀门膜片包括:膜片本体、碟形弹簧;所述膜片本体具有柔性,且膜片本体呈盘碟形状;所述碟形弹簧与膜片本体重叠且固定连接形成层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