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设备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160.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晖;刘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设备 测试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设备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通过将测试通道选择模块分别与耳放输出模块、平衡输入模块、主控模块、非平衡输入模块连接,耳放输出模块与输出音量衰减模块、非平衡输出模块、耳机输出控制模块连接,监听音频输入模块与输出音量衰减模块、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主控模块连接,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还与监听左右声道输出模块、主控模块连接,耳机输出控制模块还与主控模块连接,LED显示模块、旋转编码器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从而有效提升音频设备的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设备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生产音频设备的生长线,通常会设置对音频设备输出声音的音质进行测试,在现有技术中,对通常是将音频设备接到外放,试音员通过听外放发出的声音,从而判断音频设备输出声音的音质是否有问题,如果同时通过多部外放设备去测试不同的音频设备,在同一环境中则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测试效果。另外,很多音频设备都具有单独的左右声道输出,若试音员要单独测试不同声道的音质,则需要在连接到外放设备上时切换插拔不同声道的音频线,从而降低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音频设备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音频设备的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音频设备测试电路,包括平衡输入模块、非平衡输入模块、输出音量衰减模块、耳放输出模块、非平衡输出模块、测试通道选择模块、监听左右声道输出模块、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监听音频输入模块、主控模块、耳机输出控制模块、LED显示模块、旋转编码器模块,所述测试通道选择模块分别与所述耳放输出模块、所述平衡输入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非平衡输入模块连接,所述耳放输出模块与所述输出音量衰减模块、所述非平衡输出模块、所述耳机输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监听音频输入模块与所述输出音量衰减模块、所述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还与所述监听左右声道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耳机输出控制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LED显示模块、所述旋转编码器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设备测试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平衡输入模块和非平衡输入模块,使得平衡音频信号和非平衡音频信号可以择一输入,实现多种功能;输入进来的音频信号通过测试通道选择模块选择不同通道进来的音频,例如同时输入有左右声道的平衡信号,则可以通过选择左声道或者右声道输出到外放或者耳机上,无需通过试音员人工插拔音道线,从而提升试音效率;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有非平衡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非平衡音频信号到外放设备,通过设置耳机输出控制模块,将音频信号输出到耳机,使得试音员在试音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通过外放设备或者耳机进行试音,当选择耳机进行试音时可以减少环境的影响;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了监听音频输入模块,可以接入监听音频信号,然后监听音频信号通过监听左右输出选择模块和监听左右声道输出模块,将监听音频信号输出到监听设备上,这里所述的监听设备可以是耳返设备,从而实现了在一个大的电路模块中实现多种新品设备的测试方式,无需再特意换不同的测试电路装置,从而提升音频设备测试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有音量衰减模块和旋转编码器模块,可以用于调节音频输出时的音量,使得输出的音量可以适应试音员的需要;而LED显示模块则可以直观地让试音员了解到目前使用的通道或者使用了相应的哪些功能。如此,通过上述电路模块的连接配合设置,可以有效提升音频设备的测试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峰值检测模块和蜂鸣警报模块,所述峰值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耳放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蜂鸣警报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