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1228.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孜聪;张涛;吴伟平;邓亚林;张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18;H05B3/28;H05B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11780 | 代理人: | 关巍;唐华东 |
地址: | 611134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理疗 透明 发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所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包括石墨烯透明电热膜和透明板材,所述石墨烯透明电热膜被封闭在一体化的透明板材中。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的制备方法。本公开的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具备加热均匀、安全稳定、发热量大、使用寿命长,且发热板整体外形美观、通体透明、完整光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理疗透明发热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夹层玻璃可以具有通透、防暴、防水、防紫外线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汽车制造等方面。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用于医学理疗领域的夹层发热玻璃,但是其存在加热效果差、加热不匀,夹层玻璃容易损坏、爆裂等缺点,因而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能很好的实现理疗效果。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是一种二维层状、单原子厚度的碳单质,由sp2杂化的碳原子在二维平面上有序排列而成。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烯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和热学性能,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导电性能比普通导电介质高出80%。石墨烯发热膜是百分之百的碳,产生的远红外辐射有良好的医疗理疗作用。通电后的石墨烯发热膜中的碳分子做“布朗运动”,在产生热量的同时,会产生85%左右的远红外线来辐射热量。这是最适宜人体的6-14μm生命光波。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红外线理疗功能的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具备加热均匀、安全稳定、发热量大、使用寿命长,且发热板整体外形美观、通体透明、完整光滑的特点。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功能和效果的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的制备方法。
具体来讲,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所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包括石墨烯透明电热膜和透明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透明电热膜被封闭在一体化的透明板材中。
优选地,上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其中,所述石墨烯透明电热膜包含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发热层和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表面的电极,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为石墨烯材料。
优选地,所述绝缘保护层选自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材料、聚酰亚胺(PI)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电极为银浆电极。
优选地,所述电极为平行电极,更优选地,所述平行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一侧表面的两边。
优选地,上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其中,所述石墨烯发热层包含1层或多层石墨烯材料,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层包含1-2层石墨烯材料。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通过化学气象沉积法制备。
优选地,上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其中,所述透明板材选自树脂材料、玻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透明板材选自有机玻璃材料;优选地,所述透明板材选自环氧树脂或聚脲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透明板材包含环氧树脂和聚脲树脂。
可选地,所述透明板材还含有反射材料,所述反射材料优选色精。
优选地,上述理疗透明发热板,其中,所述石墨烯透明电热膜被封闭在距离所述发热板表面4-5mm处。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透明发热板的制备方法,以制备上述任一种理疗透明发热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分层注塑或分层涂覆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分层注塑或分层涂覆的步骤包括至少三次注塑或涂覆过程。
优选地,上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分层注塑或分层涂覆的步骤包括:
注塑或涂覆第一层透明板材材料,然后半固化所述第一层透明板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