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在光转化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298.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婧茹;熊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49/00 | 分类号: | C08L49/00;C08L33/12;C08L87/00;C08J3/12;B82Y40/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共轭 聚合物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转化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包括荧光共轭聚合物和表面配体两种成分,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与所述表面配体的质量浓度比在0.8~1.2之间,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为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乙炔),所述表面配体为苯乙烯-聚乙二醇-羧基、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乙二醇-羧基、氨基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配置成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在生长状态良好的植物叶片表面喷洒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使得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在叶片表面形成均匀的液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乙炔)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0~25000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和所述表面配体分别溶于四氢呋喃或者氯仿中配置成荧光共轭聚合物储备液和表面配体储备液;
步骤2、在四氢呋喃或者氯仿中先后加入质量浓度比为0.8~1.2的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储备液和所述表面配体储备液,水浴超声3~8分钟,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3、在探头超声或者水浴超声的条件下,将所述混合液A加入到水相中,得到混合液B;
步骤4、在所述混合液B中通入氮气或者采用旋蒸方式将所述混合液B中的有机溶剂除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探头超声的功率设置为10%,每超声3~4秒停2秒,总超声时间为1分钟,水浴超声的功率为100W,超声时间为3~5分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入氮气时间为30~35分钟,控制温度为4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的浓度最低为0.04 mg/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的频率为一天至少一次。
8.一种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在植物成像中的应用,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包括荧光共轭聚合物和表面配体两种成分,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与所述表面配体的质量浓度比在0.8~1.2之间,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为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乙炔),所述表面配体为苯乙烯-聚乙二醇-羧基、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乙二醇-羧基、氨基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配置成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在生长状态良好的植物叶片表面喷洒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使得所述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胶体水溶液在叶片表面形成均匀的液珠,等待一段时间后进行荧光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2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 下一篇:一种面向展示广告自动投放装置的分时段预算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