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314.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周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微导管,其组成沿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管座、扩散应力管、导管主体以及产生超声波的芯片区域,该导管主体的从近端到远端依次为推送段、中间段、柔软段、缓冲段和产生超声波的穿越段。其中微导管推送段维四层管体结构,中间段为三层管体结构,柔软段为三层管体结构,缓冲段为单层管体结构,产生超声波的穿越段中间层有缠绕的弹簧和产生超声波的芯片。微导管的导管主体中推送段的支撑性和硬度大于穿越段的,便于更好的操作和推送,产生超声波的穿越段中间嵌入产生超声波芯片产生超声波以提高微导管近端的病变通过性,从而保证微导管在介入手术中能够更容易通过狭窄复杂的病变组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血管内病变的医用微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介入治疗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介入治疗是通过在人体开一个小口,然后用微导管通过血管深入病变组织处,对血管病变进行修补、疏通的一种微创手术,能够精确处理病变,对人体伤害小,容易操作与便捷。
由于血管的复杂性,对微导管的性能要求非常高,需要具有足够的支撑性、柔顺性、扭控性、跟踪性等,保证在手术中微导管能够顺利、快速的通过曲折狭窄细小的病变血管,然后将药物、导丝到达病变处。然而现在心脑血管病变越来越复杂,病变部位往往阻塞严重,微导管通过的空间狭窄,再加上血管弯曲情况较为复杂,因而需要提高微导管通过性、柔软性,因此需要对现有微导管结构做出改变,以满足现有介入手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微导管,具有通过性好、柔软且支撑性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微导管,沿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包括管座、扩散应力管以及导管主体,该导管主体的近端到远端依次为推送段、中间段、柔软段、缓冲段和产生超声波的穿越段;
其中推送段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加强层、金属编织层以及外层,内层和外层均为硬质管体,加强层由直径大的金属丝缠绕而成,金属编织层由直径细的弹簧丝编织组成,其中加强层与金属编织层紧贴并用高分子材料填充其中的孔隙,以为推送段提供支持力及后坐力;
中间段为三层管体结构,内层为硬质管体,中间层由编织丝缠绕而成,外层为软质管体;
柔软段为三层管体结构,内层和外层均为软质管体,中间层由加强丝缠绕编织而成;
产生超声波的穿越段横截面为三层结构,穿越段中间层有缠绕的弹簧,弹簧由金属丝螺旋缠绕而成,呈现螺旋弹簧状,在弹簧上的金属丝的外面有产生超声波的芯片;
缓冲段由具有良好柔韧性的硅胶或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缓冲段为单层弹性管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层中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1~0.6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丝和/或弹簧丝的直径为0.02~0.1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上的金属丝之间的螺距为0.01~0.2mm,所述弹簧在穿越段的远端的长度为0.5~20mm;和/或芯片的长度为0.1~15mm,厚度为0.02~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片在延穿越段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和/或在穿越段远端的管壁上延圆周方向上成一定角度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送段与中间段的长度比为4:1~8: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管主体沿近端到远端方向外径逐渐变小,并呈圆锥形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很强的推送性能、抗弯折性能,同时微导管远端处增加了产生超声波的芯片,提高了通过复杂组织病变的能力,缓冲段柔软的材料能够保证远端的柔顺性和形状保持性能,确保微导管在手术过程准确到达患者病变部位并穿过迂曲病变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泄物固液分离烘干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辨率宽工作距离的低畸变工业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