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1366.4 申请日: 2020-03-06
公开(公告)号: CN111415753A 公开(公告)日: 2020-07-14
发明(设计)人: 黄步添;梁逸敏;俞之贝;周伟华;刘振广;陈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16H50/80 分类号: G16H50/80;G06F21/60;G06F21/62
代理公司: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代理人: 张瑜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区块 疫情 监测 预警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作为节点接入区块链网络,用户通过所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注册、传染病病例填报、查询等;当用户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填报传染病病例信息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应的节点将所述传染病病例信息发送给区块链数据管理模块,区块链数据管理模块对所述病例信息进行分析,当被判定为疫情发生时,区块链数据管理模块生成预警交易通知区块链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包括使得所述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所述预警信息。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发布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4月21日在全国启用了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建立了自动预警与响应机制;已实现39种传染病的数据监测与分析、时空聚集性分析、预警信号发送和响应结果实时追踪等功能,目前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同时,除了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外,我国还相继建设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核心子系统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NNDRS),实现了基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的实时、在线、直接报告;同时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电子健康档案(EHR)、电子病历(EMR)等数据的标准化统一采集,也相继试点和运行了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其数据交换平台(区/县、市、省、国家);为了降低诊疗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难度,又打通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通过诊疗病历自动弹出或人工打开填报页,半自动提交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已知的传染病例,这个系统的优势很明显,国家可以收到自下向上的数据回馈,进而及时的响应并调配资源进行传染病防治。但是对于未知的传染病例,这个系统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1)病例数据向上提交时会进行层层审批。这么做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但同时也会大大降低上报的效率。2)审查问责制度会降低临床医生上传病例的积极性。医生要对病例数据结果负责,一旦出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尤其是传染病病例影响甚广,大多数医生可能会选择不报或者乐观的将其归类为已有病种。3)国家疾控中心完全中心化的决策机制。由于传染病定性非同小可,需靠上层国家疾控中心来决策,国家疾控中心在收到数据反馈后还要派专家前往进一步核查确认。整个流程下来,会花费很多时间及人力,不利于新型传染病种的及时披露和防控,也会增加传染病上报的成本。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和公开透明等特点,对已有传染病防控系统进行改造,将传染病病例相关数据进行上链和分析,及时发现疫情和未知传染病。并将结果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发布,减少人为的因素,提高传染病发现与防控的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名词解释

ICD-10编码: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方法。

时间模型:以县(区)为范围,若当前观察周期的病例数大于历史同期基线数据的第n百分位数(Pn)时,经剔除重复预警信号后,预警系统将发出预警信号。研究期间各病种百分位数阈值设定如下: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采用P50,甲型肝炎采用P70,其他疾病采用P80。

时空模型:将移动百分位数法与空间探测方法进行组合,先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探测全县当前病例数在时间上是否存在异常变化,然后根据传染病发病水平的不同,将16种传染病分两类,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用空间探测模型在全县范围内寻找可能的病例聚集区域,经剔除重复预警信号后,预警系统将向该地区发出预警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