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460.X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涛;于洁;尹大根;马青;韩锐;张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小勇;刘铁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电路 面板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显示驱动电路,其包括电源模块、发光组件、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提供正负驱动电压;多个发光组件呈矩阵式排布,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且相邻行/相邻列的所述发光组件的驱动电压极性相反;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为对应行/列的所述发光组件提供正/负驱动电压;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图像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号为同一行/列的所述发光组件提供相等的栅极电压/源极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均采用正压驱动,全正压驱动意味着显示面板内的驱动电路都是同向的正压以及正电流,其产生了面板内的耦合效应以及对外的电磁干扰,随即会对显示面板上层的触控面板产生电磁干扰,容易产生噪音、信噪比下降甚至导致触控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显示面板内的驱动电路都是同向的正压以及正电流,其产生了面板内的耦合效应以及对外的电磁干扰,随即会对显示面板上层的触控面板产生电磁干扰,容易产生噪音、信噪比下降甚至导致触控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包括: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提供正负驱动电压;
发光组件,多个发光组件呈矩阵式排布,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且多个所述发光组件中的部分行/列所述发光组件与剩余其他行/列发光组件的驱动电压极性相反;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为对应行/列的所述发光组件提供正/负驱动电压;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图像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号为同一行/列的所述发光组件提供相等的栅极电压/源极电压。
可选地,前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中多个所述发光组件中的相邻行/相邻列的所述发光组件的驱动电压极性相反。
可选地,前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中多个发光组件为同一种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切换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以使所述切换模块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切换所述电源模块正/负驱动电压的导通;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互并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切换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正压驱动电压,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所述开关切换模块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负压驱动电压,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另一个发光。
可选地,前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互为反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前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啊,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与所述切换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切换模块进行切换导通操作的时间间隔满足第一预设时间;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正/负驱动电压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计时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到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切换模块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正驱动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