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飞溅隔离头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1623.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宇;杨志元;苗长胜;王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宇;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溅 隔离 头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飞溅隔离头罩,包括支架、透明视窗与隔离罩巾,透明视窗设有手术操作孔,手术操作孔内设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设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气阀;支架的支腿为可伸缩式支腿,支腿的顶端与透明视窗的底部相铰接使支腿能够翻折;隔离罩巾的裙边设有用于和患者头部周围贴合的胶带;透明视窗上还设有呼吸阀;隔离头罩还包括压条,透明视窗边沿设有环形的压条安装槽,隔离罩巾通过压条压接于压条安装槽内;本隔离头罩能进一步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且便于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视野,并且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飞溅隔离头罩。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对患者行内镜检查(如气管镜、胃镜等)诊疗肺部、胃部疾病的侵入性手术或进行吸痰、呼吸机脱机试验等操作时,需要近距离地接触患者,为了防止医源性感染(如细菌、病毒等),医护人员会采取防护手段。
在爆发传染病疫情期间,当已知被操作者(患者)是传染病患者时,医护人员会穿戴医用防护隔离用品,如医用防护服和头套,但其存在影响医生视野和手术精准操作的弊端,操作者舒适度差;且需要所有操作者穿戴防护头套,资源消耗大。
在非疫情时期,由于未知被操作者是否是传染病患者,医护人员一般情况下只穿戴常规的手术衣,患者在术中由于受到内镜操作中侵入性手术器械的刺激,会打喷嚏、咳嗽或呕吐,往往造成飞沫、痰液、胃内容物或血液飞溅到医护人员面部或身体上,容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目前,有一种在手术时给患者使用的防飞溅隔离巾,患者平卧在手术台上后罩于患者的面部,通过透明的视窗观察患者,医护人员通过袖套来操作手术器械。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由于隔离巾直接罩在患者面部,隔离巾边缘与患者身体之间存在空隙,没有办法隔离气溶胶传播路径,对医护人员仍然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
二、由于隔离巾的阻隔,操作空间有限,不便于术者操作。例如侵入性操作:经支气管镜各项诊疗及气管插管、经胃镜各项诊疗、动/静脉切开术、气管切开术、经皮穿刺、造瘘术等类似操作,非侵入性操作:经口气管插管、雾化吸入、呼吸机治疗脱机试验、高流量吸氧、吸痰等需要防止患者分泌物污染操作者的相关操作。均需要先掀起隔离巾,将手术器械塞进隔离巾下方,然后再合上隔离巾,之后才能通过袖套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操作流程变复杂,影响手术效率。
三、患者呼吸时容易在透明视窗上形成水汽,并且水汽聚集在透明视窗内侧,无法擦除,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
四、隔离罩巾与透明视窗之间通常采用压烫工艺进行连接,工艺繁琐,效率低,在疫情爆发期间,其生产制造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飞溅隔离头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飞溅隔离头罩,包括支架、透明视窗与隔离罩巾,支架包含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设有手术操作孔,手术操作孔内设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设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气阀;所述支架的支腿为可伸缩式支腿,支腿的顶端与透明视窗的底部相铰接使支腿能够翻折。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罩巾的裙边设有用于和患者头部周围贴合的胶带;透明视窗上还设有呼吸阀。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头罩还包括压条,所述透明视窗边沿设有环形的压条安装槽,隔离罩巾通过压条压接于压条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片的切口呈十字形或米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片呈倒圆锥状,所述切口由密封膜片底端沿密封膜片斜面呈放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胶带沿隔离罩巾的裙边环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宇;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周晓宇;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