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饰板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1646.5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曦;胡莹;何立燕;冉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40 | 分类号: | B64C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饰板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板,该内饰板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蜂窝芯体,所述蜂窝芯体位于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其中,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的至少之一上穿设有至少一个微穿孔。本发明的内饰板能够用作为民用飞机的客舱内饰板。本发明的微穿孔内饰板不仅能够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提高民用飞机客舱内的吸声性能,而且可以针对特定的噪声频谱进行定制化设计,且不影响舱内设备的安装,易于安装及维护,致力于优化民用飞机舱内声环境,显著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声学设计领域,尤其涉及飞机内饰结构设计领域及微穿孔声学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板,其具有微穿孔,可用于机舱内降噪。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飞机已经成为了最为广泛且最为快捷的交通工具,人们对于飞机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乘坐飞机出行频率越来越高并且乘坐时间越来越长,乘客们对于民用飞机客舱内的噪声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客舱内声环境的舒适性已越来越成为各大民航客机制造商关注的要点,也俨然成为客机商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民用飞机客舱壁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客舱壁通常由三层构成,分别是最外层的外蒙皮1、最内层的内饰板3以及位于外蒙皮与内饰板之间的隔热隔声层2。根据民用飞机的舱内声学设计,通常采用纤维、泡沫等传统的多孔降噪材料和阻尼层、吸振器等减振结构来降低舱内噪声。然而,无论是采用降噪材料还是减振结构,都会大大增加飞机的重量,而众所周知的是,增加重量就意味着更多的油耗以及更长的加油时间,这对于商用飞机的经济性无疑会产生极不利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降噪材料和减振结构中,由于多孔降噪材料和阻尼层的有效降噪减振频带是由其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决定,因而无法进行定制化设计。另外,虽然吸振器的有效降噪减频带能够进行定制化设计,但其有效降噪减频带一般不超过几十赫兹而呈现出窄带特性,因而会大大削弱其降噪效果。
如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传统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内饰板由三层构成,分别是靠近飞机蒙皮的外侧板4、靠近客舱的内侧板6以及位于外侧板4与内侧板6之间的蜂窝芯体5。然而,在传统的内饰板中,由于内饰板的外侧板4和内侧板6均为薄均质板,因而基本不具备吸声作用。
另外,现有文献CN204937469U(公布日期为2016年1月6日)公开了一种飞机舱内隔热降噪内饰板结构,其可以在提高内饰板吸声降噪能力的同时,增强内饰板结构的隔热能力,其结构为:上面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蜂窝芯体,中隔板的一面与蜂窝芯体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阻燃工程塑料泡沫夹层与背板固定连接,阻燃工程塑料泡沫夹层与背板相同位置均设置有孔洞。
然而,该文献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提高内饰板吸声降噪能力的同时,增强内饰板结构的隔热能力,因此阻燃工程塑料泡沫夹层的使用和设计是其保护的重点。而且,该文献仅在阻燃工程塑料泡沫夹层与背板上穿孔,穿孔未穿透内饰板整体结构,即非通孔设计。再者,在该文献中,由于仅在阻燃工程塑料泡沫夹层与背板上穿孔,因而蜂窝与穿孔实质上无连接。
现有文献DE102008017357A1(公布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公开了一种内饰板的声学优化设计,其结构为:内饰板采用单层微穿孔结构,蜂窝芯体中填充多孔材料或开孔泡沫。
然而,该文献中仅有一层微穿孔板,而且该单层微穿孔板与装饰板内壁之间存在蜂窝芯体,但在蜂窝芯体中填充了多孔吸声材料,因而大大增加了内饰板重量。
现有文献CN207029065U(公布日期为2018年2月23日)公开了一种车辆吸声内饰结构,其包括待装饰内壁和覆盖于所述待装饰内壁的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与所述待装饰内壁之间有一空气层。
然而,该文献中也仅有一层微穿孔板,而且该单层微穿孔板与装饰板内壁之间仅有空气层而不含蜂窝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象自动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