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1924.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标;王同根;邹海东;罗颖;孙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G1/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剥线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本发明结构包括底板,带开口的固定板呈垂直安装在底板上,在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用于夹持锁紧电缆的锁紧机构、用于对电缆进行旋转切削运动的旋转切削机构、用于实现刀具径向运动的刀具径向控制机构及用于实现旋转切削机构整体作轴向进给运动的刀具轴向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锁紧机构能实现对电缆的自动锁紧,其具有锁紧力大的优点,利用步进电机通过第一传动传动单元、转动组件及第二传动单元实现V型块错位锁紧,使电缆的锁紧效率高。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剥线的方式,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了工人的作业强度,自动剥线的速度快,效率高,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剥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电工装备、电器、仪表内部用的电线电缆的剥线均是由人工用剪刀将电线剪短,然后用剥线钳进行手动剥线,此种剥线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且剥线的长短不一,如果剥长了浪费电线,剥短了在线圈的爆炸过程中电线不够长导致无法将导线头连接于电线,剥线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因此迫切需要涉及一种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其能实现对绝缘层和有铠层的自动剥离,有效提高了剥线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剥线机包括底板,带开口的固定板呈垂直安装在底板上,在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用于夹持锁紧电缆的锁紧机构、用于对电缆进行旋转切削运动的旋转切削机构、用于实现刀具径向运动的刀具径向控制机构及用于实现旋转切削机构整体作轴向进给运动的刀具轴向控制机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锁紧机构的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伺服单元、第一传动单元、楔形块滑杆、楔形块、转动组件、第二传动单元及一对V型块,所述第一伺服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单元传递动力至楔形块滑杆,使连接于楔形块滑杆上的楔形块作轴向运动并接触转动组件,由所述转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单元将动力传递至一对V型块,使一对V型块相对运动并沿径向夹紧电缆;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的一对锁紧转轴轴承,每个锁紧轴承上均安装一根锁紧转轴,所述锁紧转轴的一端与转轮固定块配合,所述锁紧转轴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板体并与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所述转轮固定块的底部安装用于接触楔形块楔面的锁紧转轮;
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伺服单元的输出端,第一丝杆螺母螺接于第一滚珠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还与第一活动板配合,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开设用于配合楔形块滑杆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锁紧推杆,所述锁紧推杆构成第二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所述锁紧推杆通过转轴安装孔配合锁紧转轴,在所述锁紧推杆的上端还开设腰形孔,V型块固定滑块通过锁紧凸轮与所述腰型孔配合,各V型块固定滑块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设置于第一板体上;
所述旋转切削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旋转单元和切削单元,所述旋转单元与切削单元互为对接;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板、电机齿轮、转轴齿轮、转轴、转轴轴承、固定轴承座,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转动电机固定板上;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转轴齿轮啮合,转轴轴承安装在固定轴承座上,转轴分别与转轴轴承及转轴齿轮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节能驱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板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