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2129.X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大辉;冈本进一;大友贤太郎;三宅英斗;石井宏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50/16 | 分类号: | B60W50/16;B60W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辅助 系统 | ||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乘客瞌睡而引起的坐过站的乘客辅助系统。乘客辅助系统(1)具有扬声器(SP)、摄像机(C1~C4)、振动器(21)、座椅开关(23)和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10)根据车辆V的当前位置信息与乘客(P)的目的地信息的比较结果,在车辆(V)达到目的地之前,利用扬声器(SP)通知目的地接近信息。控制装置(10)在通知了目的地接近信息之后,根据由摄像机(C1~C4)得到的图像来确定座位位置,在与座位位置对应的座椅(S)中执行利用振动器(21)进行的清醒动作。控制装置(10)一旦通过座椅开关(23)接受停止操作,则使利用振动器(21)进行的清醒动作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了一种配车服务,其中,如果使用者利用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的应用程序(App)来委托配车,则根据用智能手机指定的乘车地和目的地,呼叫地图中在附近行驶的出租车的驾驶员,提供运送乘客的配车服务。进一步地,正在研究利用不需要驾驶员的自动驾驶车辆来运送目的地不同的多名乘客的配车服务。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以下的自动驾驶车,即:在手动驾驶模式下的行驶中,例如在驾驶员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手动驾驶模式自动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前往预先设定的目的地。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以下的自动驾驶车,即: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行驶中,例如在驾驶员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自动驾驶模式自动切换为使驾驶员的操作无效的强制自动驾驶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3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556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现有的有驾驶员的出租车,例如如果达到目的地后乘客仍在瞌睡,驾驶员能够叫醒乘客。但是,对于利用无驾驶员的自动驾驶车的出租车,正在瞌睡的乘客不会被驾驶员叫醒,即使到达目的地也无法下车,存在坐过站的风险。另外,在共乘的情况下,有可能瞌睡的乘客独占座位,从而导致预定乘车的客人无法坐在座位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乘客瞌睡而引起的坐过站的乘客辅助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乘客辅助系统是搭载于能够运送多名乘客的车辆的乘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辅助系统具有:图像获取装置,对车室内进行拍摄以获取图像;通知部,向车室内的乘客通知表示所述车辆已接近目的地的目的地接近信息;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得到的图像来确定所述乘客所就坐的座位的乘客座位位置,将所述乘客座位位置和与就坐于所述座位的乘客的目的地对应的就坐乘客目的地信息建立关联并保存;清醒促进装置,是与所述通知部不同的装置,被设置在各座位且至少对清醒对象乘客执行促进清醒的清醒动作;以及操作装置,被设置在各座位且接受用于使利用所述清醒促进装置进行的清醒动作停止的停止操作,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表示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就坐乘客目的地信息的比较结果,在所述车辆到达与所述就坐乘客目的地信息对应的目的地之前利用所述通知部来通知所述目的地接近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至少在所述通知部进行通知之后,根据由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得到的图像,确定在与所述就坐乘客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乘客座位位置就坐的乘客中的处于非清醒状态的清醒对象乘客,所述控制装置将与所述清醒对象乘客对应的所述乘客座位位置确定为对象座位位置,使与该对象座位位置对应的所述清醒促进装置执行清醒动作,所述控制装置在通过所述操作装置接受到所述停止操作时,使利用所述清醒促进装置进行的清醒动作停止。
另外,在上述乘客辅助系统中,还具有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一个以上所述目的地信息来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径,并且根据该行驶路径使所述车辆进行自动行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