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2164.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羽;高珊;冯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16 | 分类号: | C08B37/16;A61K47/40;A61K47/69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何巍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细胞 靶向 水溶性 环糊精 药物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包载药物主体的β-环糊精,所述β-环糊精定点链接有一个胆碱磷酸,即单取代胆碱磷酸环糊精,其中包合的药物为阿帕替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水溶性环糊精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甲醇和2-氯-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环戊烷为原料合成2-甲氧基-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戊环;
(2)再以2-甲氧基-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戊环与1-二甲胺-2-丙炔为原料合成胆碱磷酸;
(3)最后通过点击反应,令单(6-叠氮-6-去氧)-β−环糊精、胆碱磷酸、配体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反应生成单取代胆碱磷酸环糊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甲醇和2-氯-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环戊烷为原料合成2-甲氧基-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戊环的具体过程为:
(1.1)构建反应体系,将甲醇和三乙胺、四氢呋喃混合后加入在25mL的已除空气和水分的圆底烧瓶中,置于-20℃环境下密封后,注射器滴入溶解有2-氯-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环戊烷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时间约1小时;
(1.2)待反应体系在-20℃下反应4小时后温度缓慢上升至室温再反应4小时;
(1.3)反应结束后用减压抽滤漏斗将白色三乙胺盐酸盐和液体分离,并用四氢呋喃清洗三乙胺盐酸盐;
(1.4)对溶液进行减压旋蒸,得到透明微黄油状液体即目标产物,即为2-甲氧基-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戊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合成胆碱磷酸的过程为,
(2.1)将旋蒸好的2-甲氧基-2-氧代-1,3,2-二氧代磷杂戊环用乙腈进行溶解,加入25mL的已除空气和水分的圆底烧瓶中,后在-20℃下快速加入1-二甲胺-2-丙炔,反应1h后,移至55℃油浴锅中反应16h以上;
(2.2)反应结束后停止油浴加热,在不高于25℃下进行减压旋蒸至粘稠后,在THF中沉淀得透明黄色油状液体即胆碱磷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生成单取代胆碱磷酸环糊精的具体过程为:
(3.1)将单(6-叠氮-6-去氧)-β−环糊精溶于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同胆碱磷酸和配体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一齐加入25ml已除空气和水分的圆底烧瓶中圆底烧瓶中;通入保护气充满后再抽真空5分钟,重复三次后,溶液通气鼓泡30min;
(3.2)氮气气氛下加入CuBr,再重复通入保护气抽真空三次后封口,在密封环境下反应48h;
(3.3)反应结束后,敞口搅拌30分钟,体系颜色由黄绿色变为蓝色,停止点击反应;
(3.4)反应液滴加入四氢呋喃中,沉淀后搅拌15min后更换四氢呋喃溶液重复洗涤3次至上层清液不变蓝,所得沉淀为白色微蓝,即目标产物单取代胆碱磷酸环糊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的保护气为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点击反应为铜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水溶性环糊精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底烧瓶通过火焰枪干燥并用氮气保护,除去空气和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1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