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髋臼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2190.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解凤宝;史春宝;马冰臣;杨抒;陈立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阴连根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髋臼假体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全髋臼假体,包括髋臼外杯、第一内衬和金属杯,髋臼外杯包括多孔杯和实体杯,多孔杯设置成有利于人体髋臼部位骨质长入的多孔结构,多孔杯和实体杯卡接组合,多孔杯或实体杯上设置有同时穿过两者的多个固定孔。本发明的全髋臼假体安装方便、简单同时长期使用的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髋臼假体。
背景技术
全髋臼假体是用来代替人体髋关节髋臼部分的外科植入物,用于髋关节全髋置换手术。现有的全髋臼假体结构是由金属外杯、金属内衬、聚乙烯内衬、球头连接组合而成,具有加工方便、开发周期短的等优点。
上述的全髋臼假体虽可替代髋关节髋臼部分,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全髋臼假体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
1)长期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人体髋臼部位的骨质与髋臼外杯的材料并不相同,人体骨质与髋臼外杯的融合较慢,且长期使用的固定作用也不理想;
2)手术安装困难
现有的全髋臼假体为金属外杯与金属内衬锥度连接,在手术安装过程中需用非常大的力度才能将内衬打入到位,容易造成将本已安装到位的金属外杯由于受力过大而造成松动,最终不得不进行翻修手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同时在术后的长期恢复中与人体髋臼部位融合良好的全髋臼假体。
本发明的一种全髋臼假体,包括髋臼外杯、第一内衬和金属杯,髋臼外杯包括多孔杯和实体杯,多孔杯设置成有利于人体髋臼部位骨质长入的多孔结构,多孔杯和实体杯卡接组合,多孔杯或实体杯上设置有同时穿过两者的多个固定孔。
进一步地,多孔杯的厚度设置成2-5毫米,具有10%-50%的孔隙率,实体杯的厚度设置成2-5毫米。
进一步地,多孔杯或实体杯中的一者设置有朝向对方的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槽,凸起与槽配合后髋臼外杯的外表面的形状与人体髋臼部位的形状适配,髋臼外杯的内表面的形状与第一内衬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固定孔设置在凸起上;固定孔为沉孔。
进一步地,髋臼外杯与第一内衬间通过骨水泥连接,第一内衬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沟槽。
进一步地,髋臼外杯内表面也设置有沟槽。
进一步地,沟槽包括多个经度方向的第一沟槽和多个纬度方向的第二沟槽;沟槽的深度设置成1-3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内衬的一侧外边缘设置有防止金属杯从第一内衬脱出的防脱结构,防脱结构设置成从第一内衬的边缘沿第一内衬的外圆周方向凸出的弧形段,第一内衬的内表面延伸到弧形段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弧形段的延伸最大角度设置成从第一内衬的边缘起20°-30°;弧形段的外表面设置成锥面,锥面与第一内衬的边缘之间夹角为60°-70°。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口卡环和形成在金属杯内部的第二内衬,开口卡环设置在金属杯内侧,开口卡环外侧面形成有周向凸起,金属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周向凸起配合的周向槽,以固定金属杯与第二内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全髋臼假体将髋臼外杯设置成多孔杯与实体杯卡接的形式使得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期,由于人体的骨质与多孔杯的多孔结构相似,位于髋臼外杯的外表面的多孔杯采用多孔结构可易于与人体骨质融合,增加骨长入的性能。与多孔杯卡接的实体杯的实体结构能够增加髋臼外杯的刚性,减少髋臼外杯固定不稳的风险,提升假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