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输送器用挖掘深度可调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2621.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杜福根;杜凤永;杜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唐山鸿田生物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14;A01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3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输送 器用 深度 调节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输送器用挖掘深度可调节结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镇压辊筒和一对镇压辊筒高度调整结构,镇压辊筒的轴心设有镇压辊筒轴,镇压辊筒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镇压辊筒高度调节结构与挖掘输送器的机架前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它具有挖掘深度可调的特点,可以根据地下果实的深度调整挖掘深度,以适应挖掘不同深度的地下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输送器用于收获花生、马铃薯等生长在地下的果实,由于植物种类不同,果实距离地面的深度也有所差别,挖掘输送器通过犁刀将果实由地下铲出。配合花生收获机使用可将花生由土壤里挖掘出来,再通过输送链耙将其输送至收获机内部进行果秧分离,从而完成花生果的收获。花生由于品种及种植土壤不同其果实部距地面距离也有所不同,目前所使用的挖掘输送器没有挖掘深度可调节结构,其犁刀挖掘深度相对固定,挖掘深度过浅,将会对果实造成伤害,挖掘深度过深,需要消耗较大功率,将会造成能源浪费,挖掘出来的果实会夹带大量杂土,影响果实收获质量,对于花生,由于夹带杂土过多,将会影响果秧分离质量,因此对于不同生长深度的果实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掘输送器用挖掘深度可调节结构,它具有挖掘深度可调的特点。可以根据地下果实的深度调整挖掘深度,以适应挖掘不同深度的地下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挖掘输送器用挖掘深度可调节结构,包括镇压辊筒和一对镇压辊筒高度调整结构,镇压辊筒的轴心设有镇压辊筒轴,镇压辊筒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镇压辊筒高度调节结构与挖掘输送器的机架前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镇压辊筒高度调整结构包括:镇压辊筒与镇压辊筒轴转动连接,在镇压辊筒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高度调整螺母,在挖掘输送器机架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高度调整螺杆,两个高度调整螺杆竖向设置,两个高度调整螺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挖掘输送器机架转动连接,镇压辊筒轴的左端和右端的高度调整螺母分别与挖掘输送器机架的左侧和右侧的高度调整螺杆旋接在一起。
在两个高度调整螺杆的上端各设有挖掘深度传动齿轮,挖掘深度调节马达驱动两个挖掘深度传动齿轮运转,从而带动两个高度调整螺杆旋转,以使两个高度调整螺母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镇压辊筒相对于犁刀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镇压辊筒高度调节结构调整镇压辊筒相对于挖掘输送器机架的上下位置,由于犁刀与挖掘输送器机架的上下位置相对固定,从而调整镇压辊筒相对于犁刀的高度距离,在花生收获机工作时,镇压辊筒以自身重量压附在地面上,即,镇压辊筒底部与地面保持相同高度,从而可以调整犁刀的挖掘深度,以适应不同的花生种植情况。
它具有挖掘深度可调的特点,可以根据地下果实的深度调整挖掘深度,以适应挖掘不同深度的地下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于挖掘输送器的左视图;
图2是图1的轴测图;
图3是图1中镇压辊筒和镇压辊筒高度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花生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挖掘输送器;1-1.挖掘输送器的犁刀;1-2.犁刀振动转轴;1-3.挖掘输送器机架;1-4.犁刀连杆;1-8.犁刀上护板;1-11.托板支架;1-12.镇压辊筒;1-13.高度调整螺母;1-14.高度调整螺杆;1-15.挖掘深度传动齿轮;1-16.镇压辊筒轴;1-17.挖掘深度调节马达;2.输送链耙;4.摘果辊滚筒;18.吹风装置;37.花生碎秧输送风机;38.花生秧输送风筒;39.花生碎秧储存仓;48.送果风筒;49.花生果仓;52.果秧分离辊滚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唐山鸿田生物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唐山鸿田生物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富液空化解吸二氧化硫的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下一篇:阿莫西林钠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