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卵孵化收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2838.8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冰冰;杨思雨;蒋超;陆尚明;梅肖乐;姚国兴;陈焕根;张朝晖;刘肖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卵 孵化 收集 方法 装置 | ||
一种鱼卵孵化收集方法,包括步骤:1)把携带鱼卵的水中黏连的鱼卵分离开;2)再把分离状态的鱼卵置于普通水中孵化;3)收集孵化完成后的鱼苗。所述步骤1)中,先把携带鱼卵的水制成微水流;然后采用微水流冲击硬物方式,使黏连的鱼卵分离开;在冲击过程中,鱼卵由水膜包裹。一种鱼卵孵化收集装置,包括孵化缸、进水管、溢流导向管和收集槽;所述孵化缸是顶部开口的容器;进水管的出水口竖直向下伸入孵化缸内;在孵化缸的底面设有向上的凸起,进水管的出水口在凸起的上方;所述溢流导向管的进水口连接于孵化缸顶部;所述溢流导向管的出水口连接收集槽;收集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装有阀门,收集槽的上部连接有溢水口。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属于渔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卵孵化收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类受精卵的鱼苗孵化多采用孵化桶、孵化槽和孵化环道等。这些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鱼卵相互之间的黏连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解决鱼卵之间的黏连问题,同时又不伤害鱼卵。
本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卵孵化收集方法,包括步骤:1)把携带鱼卵的水中黏连的鱼卵分离开;2)再把分离状态的鱼卵置于普通水中孵化;3)收集孵化完成后的鱼苗;所述步骤1)中,先把携带鱼卵的水制成微水流;然后采用微水流冲击硬物方式,使黏连的鱼卵分离开;在冲击过程中,鱼卵由水膜包裹。
所述步骤1)中,硬物为光滑的球形表面,微水流是采用细管道把携带鱼卵的水引导至球形表面;微水流自上而下依靠自身重力冲击到球形表面。
所述细管道的出水口内径为15~35mm,出水口底端竖直在球形表面上方,二者间距为30~100mm;微水流自出水口滴出的速度为1~3滴/秒。球形表面的直径(外径)相同和细管道的出水口内径。
所述步骤2)中,收集步骤1)得到的分离状态的鱼卵,置于孵化缸中,由普通水孵化;所述步骤3)中,孵化缸的上部设溢流导向管,鱼苗孵出后平游沿溢流导向管随着水流游入收集槽。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鱼卵孵化收集装置,包括孵化缸、进水管、溢流导向管和收集槽;
所述孵化缸是顶部开口的容器;进水管的出水口竖直向下伸入孵化缸内;在孵化缸的底面设有向上的凸起,进水管的出水口在凸起的上方;
所述溢流导向管的进水口连接于孵化缸顶部;
所述溢流导向管的出水口连接收集槽;收集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装有阀门,收集槽的上部连接有溢水口。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流量控制阀门;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任一轴向截面是下小上大大梯形。
进一步:所述凸起的表面是光滑的球冠形状。进水管出水口底端的管径(内径)和圆形凸起的直径(外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孵化缸的内腔是圆柱形状;孵化缸是透明的。
进一步:所述溢流导向管包括直管和侧槽;所述直管的底端开口连接于孵化缸的顶端开口,进水管自直管伸入孵化缸;直管的侧壁开有底边是弧形的开口,侧槽的径向截面是弧形,侧槽对应连接于直管侧壁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收集槽的底部放有网袋。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是,起初,由进水管,携带鱼卵的微水流冲到半圆球表面,然后均匀散开向孵化缸四周,使得鱼卵上下翻腾,互相间不黏连,特别是有效防止霉卵粘黏好卵,做到流水孵化鱼卵。待一个批次的鱼卵完全进入孵化缸后,再由进水管向缸中放入普通水。
成鱼卵出膜后平游,从上口沿溢流导向管随着水流游入收集槽,再由内套的网袋,收集鱼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医疗训练的智能训练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孔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