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3283.9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胡学文;朱涛;孙照阳;余宣洵;王海波;游慧超;李忠义;杨德伦;彭正波;殷明;张杨;饶添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48;C22C38/42;C22C38/04;C22C38/02;C22C33/04;C21C7/10;B22D11/115;B22D11/12;C21D8/02;C23G3/02;C23G1/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50 mpa 油管 热轧 酸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冶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卷取以及酸洗工艺的设计,生产出高表面光洁度、横向厚度均匀、整卷性能稳定且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屈服强度范围:552‑606MPa、抗拉强度范围:661‑740MPa、延伸率范围:27.5‑34.3%、晶粒度范围:11‑12.5级、带状组织:1.0级;单卷的性能稳定,单卷最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波动范围为54MPa、69MPa和4.5%。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良好,成形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井管线用钢生产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酸洗的目的在于清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切边、分卷为后续工序提供表面光洁、高尺寸精度的原料,部分连续酸洗生产线还配备了平整机组,可以进一步改善钢带的厚度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2017年6月20日公开的专利CN 106862270 A“一种厚规格热轧酸洗板的生产工艺”公开了一种在推拉式酸洗机组上生产厚规格热轧酸洗板的方法。该发明主要侧重于设备的改造,对酸洗国产中的酸液浓度、酸液温度、酸洗速度等工艺参数均未涉及。
2017年10月20日公开的专利CN 107268012A“酸洗卷制造工艺”公开了一种酸洗钢卷的制造工艺。该发明在四段式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钢卷成分为:C:0.030-0.040%、Si:0.045-0.085%、Mn:0.20-0.29%、P:0.015-0.025%、S:0.010-0.020%、Al:0.030-0.045%,酸液浓度为4.5-21.0%,四个酸洗槽浓度依次降低,酸洗温度为23-65℃。该发明在推拉式酸洗机组上进行,不具备连续酸洗的能力,且各个酸洗槽中的温度不同,所酸洗钢种为普通的C-Mn钢。具体工艺如下表1:
表1
2013年6月19日公开的专利CN 103157690 A“一种热轧酸洗汽车大梁钢带的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在三段式酸洗、五段式漂洗的连续生产线上酸洗汽车大梁钢带的生产方法。该发明采用钢卷先平整再进行酸洗的工艺流程,给出了510MPa级汽车大梁钢的酸洗方法。采用50-65℃的酸槽温度和逐渐升高的酸槽酸液浓度;该发明的具体工艺如下表2:
表2
该发明厚度>3.0mm的钢带酸洗速度小于60m/min,影响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的制造方法,通过合理的冶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卷取以及酸洗工艺的设计,生产出高表面光洁度、横向厚度均匀、整卷性能稳定且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550MPa级油管用热轧酸洗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板坯生产、热轧和酸洗生产工艺。
板坯生产工艺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脱气、连铸以及铸坯保温缓冷;
所述RH真空脱气,深脱气时间≥12min,破空后喂钙线,Ca含量控制在20-35ppm。
所述连铸,轻压下量≥5.5mm,并投用电磁搅拌工艺,电磁搅拌频率为5Hz,上线圈电流为250A±10A、下线圈电流为450A±20A。
所述铸坯保温缓冷,铸坯切割后30min之内放入保温坑,缓冷时间≥48h。
所述热轧包括加热、高压水除鳞、轧制、层流冷却和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