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3622.3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5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斌;张轶;徐彭飞;马金山;高杰;钱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W4/80;H04M1/72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通话 连接 方法 装置 无线耳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该发明包括:确定可转接的通话设备,可转接的通话设备为无线耳机或者无线耳机充电组件,无线耳机充电组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扬声器;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来电信号;在检测终端设备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控制可转接的通话设备接通来电。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蓝牙耳机充电盒不能转接手机的来电,导致蓝牙耳机充电盒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手机产品逐渐去掉有线耳机孔,无线蓝牙耳机被广泛应用,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和充电盒,目前蓝牙耳机充电盒小巧轻便而被广大用户随身携带,而目前充电盒只具备简单的耳机充电功能,同时,限于目前用户使用习惯和常用场合的限制,有些时间不能或者不想用手机打电话,这种情况这样给用户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功能较为单一,同时手机的使用还有场合的限制。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蓝牙耳机充电盒不能转接手机的来电,导致蓝牙耳机充电盒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该发明包括:确定可转接的通话设备,可转接的通话设备为无线耳机或者无线耳机充电组件,无线耳机充电组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扬声器;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来电信号;在检测终端设备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控制可转接的通话设备接通来电。
进一步地,确定可转接的通话设备包括: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可转接状态,其中,在无线耳机处于可转接状态下,无线耳机处于未充电状态且入耳状态,入耳状态为无线耳机在用户耳朵内的状态;如果无线耳机处于可转接状态,则确定无线耳机为可转接的通话设备;如果无线耳机未处于可转接状态,则确定无线耳机充电组件为可转接的通话设备。
进一步地,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可转接状态包括:检测无线耳机是否处于未充电状态;在无线耳机处于未充电状态的情况下,检测无线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其中,通过无线耳机内设置的接触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在无线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无线耳机处于可转接状态。
进一步地,无线耳机充电组件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接通按键,在确定无线耳机为可转接的通话设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接通按键接收到第一按压操作时,控制无线耳机接通来电。
进一步地,在确定无线耳机充电组件为可转接的通话设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判断无线通信模块是否与终端设备建立起无线通信连接;如果无线通信模块未与终端设备建立起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建立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在无线耳机上的第一按键接收到第一按压操作时,控制无线耳机接通来电后,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语音采集模块进行语音采集操作;和/或,控制扬声器播放来电的内容。
进一步地,在控制无线耳机接通来电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通话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的耳朵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将通话过程切换至终端设备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装置。该装置包括:无线耳机充电组件,包括电源部、充电部、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语音采集模块、扬声器和接通按键,其中,充电部与电源部电连接,充电部用于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源部电连接,第一语音采集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扬声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接通按键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接通按键用于接通终端设备上的来电;无线耳机,包括第二语音采集模块,无线耳机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在非使用状态下,无线耳机位于无线耳机充电组件中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