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干式处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3634.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勇;罗晓明;孟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C21B3/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处理 设备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钢渣干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台车(1),设置于输送轨道上沿着轨道输送装载在其上方的钢渣包(2);
中间包(3),固定设置在自动台车(1)的标高之下;
水口(4),设置于中间包(3)的前方下部;
高压空气喷嘴(5),固定于中间包(3)的正下方;
打散机(6),固定于中间包(3)的下部一侧,打散部分作用于中间包(3)内部;
接渣器(7),设置于水口(4)的正前方下部,用于收集水口(4)排出钢;以及
冷渣输送机(8),固定于接渣器(7)的正下方,用于输送接渣器(7)排出的钢渣;
所述水口(4)的固定形式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α数值范围在5°~20°之间;
所述中间包(3)的下底面,与水平线之间夹角同为α,高压空气喷嘴(5)与水平线之间夹角为β,夹角β数值范围在5°~20°之间;
所述的接渣器(7)为多个隔断式相拼接形式,由前至后依次排列重渣接渣器(7-1)、混渣接渣器(7-2)及轻渣接渣器(7-3);
所述的冷渣输送机(8),与接渣器(7)的排列顺序匹配,前至后依次排列重渣输送机(8-1)、混渣输送机(8-2)及轻渣输送机(8-3);
所述接渣器(7)下部为锥体部分,位于锥体底部部分内壁设有空气喷管(9);
所述重渣输送机(8-1)与钢渣块仓(10)相连接;
所述混渣输送机(8-2)与棒磨机(11)相连;
所述轻渣输送机(8-3)与轻渣仓(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干式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渣包(2)输送,
钢渣包(2)中盛装液态钢渣,由自动台车(1)承载着钢渣包(2)从转炉处自动行驶到倾翻工位,自动台车(1)的走行时长大于等于钢渣与钢水自动分层时间;
步骤二,钢渣包(2)倾翻,
自动台车(1)运输至倾翻工位,由自动台车(1)上的自动倾翻机构将钢渣包(2)底部锁住、上部耳轴扣住自动倾翻钢渣包(2),熔融钢渣倾倒至中间包(3)中;
由于中间包(3)与水平线成一定夹角α,液态钢渣在自然重力作用下,通过水口(4)流出,高压喷嘴(5)吹风,在高压喷嘴(5)喷吹切割作用下,流出水口(4)的液态渣被切割成颗粒,随喷吹气流一同呈抛物线轨迹飞出;
此时钢渣包(2)中上层的起到保温作用的轻渣,对下层钢水而言相当于保护渣,由于钢渣包(2)上部的钢渣被倾翻倒出,钢水表面直接暴露在环境空气中,钢水温度逐渐下降,黏度增加,为节省作业时间,减小钢水温度下降速度,轻渣喷吹结束之后,同一工位,对钢渣包(2)中剩余的底部钢水进行重渣空气喷吹;此时只改变喷吹参数而不改变喷吹工位,改变喷吹参数,是靠高温工业监视器(13)来提供监视画面和信号;
步骤三,重渣空气喷吹,
重渣空气喷吹时,已经经过了轻渣喷吹作业时间,此时钢包及钢水温度会有所下降,会产生“结瘤”现象,此时打撒机(6)工作,前端的铲臂往复伸缩运动,将“结瘤”的钢块铲下防止其凝成大块;被打撒机(6)铲下的钢块,直接落入重渣接渣器(7-1)中,在此过程中,会有部分重渣小颗粒飞出,落入混渣接渣器(7-2)中;
由于钢水密度远远高于钢渣密度,又由于钢渣大小不同喷吹的距离较轻不同,进而根据自身物理性质,较重的重渣落入重渣接渣器(7-1),较轻的轻渣落入轻渣接渣器(7-3),而轻渣与重渣和混合物落入混渣接渣器(7-2);
步骤四,钢渣输送处理,
重渣接渣器(7-1)下方,设有冷渣输送机(8-1),将重渣直接输送至钢块外运仓;
混渣接渣器(7-2)收集下来的是重渣和轻渣的混合物,由混渣输送机(8-2)输送至棒磨机(10),经过棒磨机(10)加工,分离渣钢粒、与重渣粉,渣钢粒品位高,可以直接回炉炼钢,重渣粉可以回烧结球团,此时完成了冶炼钢渣从高温液态一次处理,到常温钢渣捡铁与尾渣分离的全流程处理;轻渣接渣器(7-3)收集下来的轻渣经过轻渣输送机(8-3)输送至轻渣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6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