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3815.9 申请日: 2020-03-07
公开(公告)号: CN111165403A 公开(公告)日: 2020-05-19
发明(设计)人: 蒋艳;曾梦清;聂振平;蔡德建;董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54 分类号: A01K61/54;A01K61/40
代理公司: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代理人: 黄曦
地址: 5360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方格 牡蛎 苗种 池塘 立体 生态 培育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池塘:选择交通便利,形状不限,进排水方便的室外硬底水泥池塘作为苗种培育池塘,面积200m2、水深150~200cm;

(2)准备基础设施:在池塘内用四根横管搭建呈“井”字形的金属管养殖骨架,横管两端用膨胀螺丝固定在水泥池壁上,横管交点下方用竖管焊接固定支撑,竖管外用水泥浆和直径110mm的pvc管包裹,搭建高度与池塘深度一致;所述横管和竖管为镀锌铁管或不锈钢管,圆管或方管,横截面直径50~70mm;水平面上每两根横管间距3~3.5m,池底铺设10~20cm厚度的沙子,沙子粒径小于1mm,池底沙面安装增氧设备;

(3)进水肥塘:放苗前7~10天,加入砂滤海水,使池水深至50~100cm,海水盐度15~25‰,pH值7.8~8.4,24h持续充气,保持水中溶解氧>5mg/L,按3~20g/m3用量均匀泼洒海水植物生长素,配合施用1~5g/m3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和/或1~5g/m3的硅藻肥水膏,3~6天后水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20~50cm;另外准备一个培藻池塘用于培养藻类;

(4)放养方格星虫稚星虫:肥水后,向池塘底层均匀放养方格星虫稚星虫,体长0.5~1.0cm,放养密度500~600条/m2

(5)投挂牡蛎附苗器:选择成串水泥饼、牡蛎壳片、扇贝片或其它可吊挂的塑料制品作为牡蛎附苗器,串长100~120cm;先在养殖骨架上均匀水平架设挂杆,挂杆长度6~8米,每两根挂杆间距30~40cm,挂杆材质为竹竿或木条,挂杆上投挂清洗干净的成串牡蛎附苗器,投挂密度100~150串/m3

(6)放养牡蛎幼体:添加砂滤海水,水位至淹没所有牡蛎附苗器,投放牡蛎后期浮游幼体,放养密度0.3~0.5个/ml;

(7)日常管理:每日检查幼体摄食情况2次,检测池塘水质2次,保证幼体摄食正常和水质安全,视水质情况,当透明度低于20cm时,流水培养2~4小时,相当于换水10~50%;当水质透明度大于40cm时,从培藻池塘抽水入苗种培育池塘补充生物饵料,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40cm之间,日常行不需额外投喂;当培藻池塘藻液不足时,向培藻池塘补充施加3~5g/m3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和3~5g/m3的硅藻肥水膏调节水质;炎热季节光照强时,借助遮光、换水调节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3℃以下;

(8)出苗:水温26℃~32℃情况下,培育15~25天,附着器上牡蛎苗种附着密度20~50个/片,空片率﹤5%,壳长达1mm左右,即可出苗;牡蛎苗种第一次出苗后,重复步骤(3)和步骤(5)-步骤(8),再次放养牡蛎;方格星虫稚星虫培育30~60天,体长达2cm左右、合计1000~2000条/500g,即可出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另外准备一个培藻池塘用于培养藻类是指将自然海水中的浮游藻类放入培藻池塘中培养,包括角毛藻、骨条藻、海链藻、舟形藻、小球藻、扁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格星虫稚星虫为室内育苗车间内人工培育的体长0.5~1.0cm小规格苗种,伤残率小于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后期浮游幼体为在室内育苗车间内培育12~15天后的浮游幼体,其中出现眼点幼虫占比10~30%,壳长200~350微米,摄食正常,无病无敌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制剂是指市售活力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设备包括7.5~15kw气泵和配套管道、气阀、气石,气石布置密度0.3~1个/平方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8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