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204.6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丹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07;A61B1/12;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影像 成像 用电 内窥镜 | ||
本发明属于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插入管;插入管两端分别固连有手持部和内窥镜头;内窥镜头通过布置在手持部与插插入管中的导线与光纤和控制成像显示设备连接;内窥镜头包括管状的镜体,镜体一端与插入管固连,镜体另一端固连有镜片;镜体内固连有环形的安装座,安装座外周圆周均布一组照明用的光纤;安装座内周开设的环形槽中设有柔性的物镜,物镜远离镜片的一端设有CCD视频线;物镜靠近外缘的位置设有环形腔,环形腔中装有磁流体;环形槽底部设有环绕物镜外周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控制成像显示设备连接;本发明通过电磁铁控制物镜的焦距,增加内窥镜的清晰度和辨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直接插入人体体腔或脏器内腔进行诊断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其利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将观察到的图像信号输送到图像处理器上,之后在监视器上直接提供图像信息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但是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利用照明镜片照射人体器脏时,由于物镜的焦距固定,深入人体不同位置时,不能有效的对焦,最终导致CCD的成像清晰度较差,无法满足医生的诊断需求,需要多次使用内窥镜进入人体进行观察,效率较为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病患在诊断时的痛苦感和不适感。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医学影像成像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510996753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内窥镜,通过轴向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成像透镜组与感光组件的间距,使得所述电子内窥镜具有一定的调节像距功能,但调节效率较低,调节范围较小,不利于快速定位病灶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利用照明镜片照射人体器脏时,由于物镜的焦距固定,渗入人体不同位置时,不能有效的对焦,最终导致CCD的成像清晰度较差,无法满足医生的诊断需求,需要多次使用内窥镜进入人体进行观察,效率较为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病患在诊断时的痛苦感和不适感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两端分别固连有手持部和内窥镜头;所述内窥镜头通过布置在手持部与插插入管中的导线与光纤和控制成像显示设备连接;所述内窥镜头包括管状的镜体,镜体一端与插入管固连,镜体另一端固连有镜片;所述镜体内固连有环形的安装座,安装座外周圆周均布一组照明用的光纤;所述安装座内周开设的环形槽中设有柔性的物镜,物镜远离镜片的一端设有CCD视频线;所述物镜靠近外缘的位置设有环形腔,环形腔中装有磁流体;所述环形槽底部设有环绕物镜外周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控制成像显示设备连接;通过电磁铁控制物镜的焦距,增加内窥镜的清晰度和辨识度;使用时,抓住手持部,通过插入管将内窥镜头插入受检者体内待检测的部位,同时通过光纤照亮待检测的部位,使得待检测部位的光线经漫反射后依次穿过镜片和物镜后进入CCD视频线,最后经控制成像显示设备处理后实时显示待检测部位的图像信息;此时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性,使得电磁铁吸引环形腔中的磁流体,使得物镜外缘被拉扯,进而控制物镜的厚度,最终改变物镜的焦距,进一步增加物镜成像的清晰度,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待观测部位进行清洗的对焦和成像,减少内窥镜头的移动频率,进一步减少检查过程中给受检人员带来的不适感,提高内窥镜的清晰度和辨识度,增加内窥镜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丹,未经杨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链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电化铝背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