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成的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218.8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杨景然;熊学敏;王竟宇;侯建丽;唐春艳;郭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刘宇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33/00;B32B15/02;B32B15/14;B32B38/00;B32B37/12;B32B7/09;B32B7/12;D06M11/13;D06M13/188;D06M13/224;A41D13/00;A41D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细菌 病毒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制成 防护服 | ||
1.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层、复合盐涂层和/或电离层,复合盐涂层采用复合盐溶液浸涂或者喷涂于基材上制成,复合盐涂层可使附着于其上的细菌及病毒脱水而失活,复合盐涂层的结晶盐可刺破细菌及病毒以杀灭细菌及病毒;电离层作为面料的最外层,由金属网制成,其与高压脉冲发生器连接,通过高压低电流脉冲放电以杀死细菌及病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盐溶液由复合盐加入纯化水按照1:1组成;复合盐由以下结晶盐组成,按百分比计,药用级的氯化钠1%~50%、药用级的氯化钾1%~40%、药用级的山梨酸钾1%~9%,余量为药用级的柳酸苄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盐由药用级的氯化钠、药用级的氯化钾、药用级的山梨酸钾和药用级的柳酸苄酯按照5:4:0.1~0.9:0.9~0.1的比例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脉冲发生器由封装壳和封装于其中的PCB电路板组成,PCB电路板上固定有振荡升压电路和倍压整流电路,振荡升压电路由三极管VT、变压器T及1K欧姆电阻R2组成,振荡升压电路上并联有指示灯VD,指示灯VD上串联有120欧姆R1;二极管VD1~VD3和电容C1~C3组成倍压整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和复合盐涂层采用棉布、无纺布、熔喷布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6.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复合盐的配制:取药用级的氯化钠、药用级的氯化钾、药用级的梨酸钾和药用级的柳酸苄酯若干,按照药用级的氯化钠1%~50%、药用级的氯化钾1%~40%、药用级的梨酸钾1%~9%,余量为药用级的柳酸苄酯的比例混合,制成复方盐1000g,备用;
第二步、复合盐过饱和溶液的配制:另取纯化水1000毫升,室温。将混合后的浸涂复方盐慢慢的加入,不停的搅拌均匀,直至有结晶盐析出为止,室温静置2小时,随后继续在溶液中加入复合盐并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应有结晶盐析出,得到复合盐过饱和溶液,备用;
第三步、复合盐涂层的制备:将基材浸入复合盐过饱和溶液中,静置,在基材充分吸收溶液后取出;
第四步、烘干:取出复合盐涂层,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烘箱温度45℃~105℃,烘烤至复合盐涂层中的水分低于5%为止,烘干后采用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复合盐涂层的水分含量,即可得到复合盐涂层;
第五步、车缝及粘贴:将复合盐涂层与隔离层车缝一起,然后将电离层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复合盐涂层的最外层,得到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
7.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细菌与病毒的面料制成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服为防护衣本体、帽体和裤体一体式成型,防护衣本体的后背位置设有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刘宇,未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刘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2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