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226.2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王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青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顺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合成 反应 | ||
本发明涉及树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结构、行星驱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结构上端内部安装有行星驱动机构,所述行星驱动机构的下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结构包括封盖、排气管、罐体、加热套、折流板、扰流板、出油管、进油管、入料管、出料管和安全阀,所述罐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固定嵌设有若干排气管,所述罐体的底端外侧固定套设有加热套,本发明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在内胆体的下方嵌设有导流筒,在导流筒内部设有螺旋叶片,在内胆体外壁开设溢流孔,螺旋叶片可有效传输反应釜底部的原料上翻,而上翻后的原料可从溢流孔重新回流,可在内胆体内外形成流体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量聚合物。是兼备或超过天然树脂固有特性的一种树脂,ASTM D883-65T将合成树脂定义为分子量未加限定但往往是高分子量的固体、半固体或假(准)固体的有机物质,受应力时有流动倾向,常具有软化或熔融范围并在破裂时呈贝壳状,在实际应用中它一方面常与聚合物甚至塑料同义使用,特别是指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所生成的未加任何助剂或仅加有极少量助剂的基本材料,此外,也有时用于代表未固化的流动性热固性聚合物材料。
合成树脂加工工序中,需要将不同的浊液混合,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新的合成浊液,目前,浊液合成反应釜结构并不完善,采用层结构和单组浆叶搅拌的方式,无法彻底解决密度不同的浊液沉降问题,且由于单组浆叶搅拌效果不理想,这也就导致反应进行时,需要较长的搅拌时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结构、行星驱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结构上端内部安装有行星驱动机构,所述行星驱动机构的下侧安装有搅拌机构。
具体的,所述釜体结构包括封盖、排气管、罐体、加热套、折流板、扰流板、出油管、进油管、入料管、出料管和安全阀,所述罐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固定嵌设有若干排气管,所述罐体的底端外侧固定套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和罐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所述罐体内壁等距设置有若干扰流板,所述加热套的上端外壁固定嵌设有出油管,所述加热套的底端外壁固定嵌设有进油管,所述罐体的上端外壁固定嵌设有入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嵌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安全阀。
具体的,所述行星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连接板、一号转销、连接杆、主齿轮、二号转销、限位轴、副齿轮、齿环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螺丝固定在封盖的上侧中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封盖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中部转动嵌设有一号转销,所述一号转销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一号转销的两侧且位于连接板的下侧均转动嵌设有二号转销,所述二号转销的底端穿过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侧均转动套设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齿环,所述齿环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壁。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内胆体、漏料孔、导流筒、端盖、一号搅拌叶、主轴、螺旋浆叶、副轴、二号搅拌叶、卡槽、轴承和溢流孔,所述内胆体位于罐体内,所述内胆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的卡槽内均嵌设有主轴和两个副轴,所述主轴和副轴均通过轴承与端盖转动连接,所述主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主齿轮的下侧,所述副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副齿轮的下侧,所述副轴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二号搅拌叶,所述主轴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浆叶,所述内胆体的底壁中部固定嵌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外侧且位于内胆体底壁开设有若干漏料孔,所述内胆体的中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孔,所述内胆体的外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一号搅拌叶。
具体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折流板呈螺旋状结构。
具体的,所述副齿轮啮合连接主齿轮和齿环之间,所述螺旋浆叶位于导流筒内,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青,未经宋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